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27)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维屏刘惠君詹秀明李克斌蔡喜运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酰胺类除草剂
  • 2篇除草
  • 2篇除草剂
  • 1篇稻秆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异丙甲草胺
  • 1篇引物原位标记
  • 1篇引物原位标记...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标记
  • 1篇三体
  • 1篇三体综合征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西安大学

作者

  • 5篇刘维屏
  • 3篇李克斌
  • 3篇詹秀明
  • 3篇刘惠君
  • 2篇金润铭
  • 2篇余慧
  • 2篇许中坚
  • 2篇徐冬梅
  • 2篇蔡喜运
  • 1篇贺艳丽
  • 1篇张晓珍
  • 1篇刘智胜
  • 1篇林雯
  • 1篇尉庭华
  • 1篇李丰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光谱法和色谱法研究酰胺类除草剂与脲酶的结合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种酰胺类除草剂的热力学函数以及与脲酶的作用。研究表明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组成与酰胺类除草剂的容量因子成线性关系 ,并测定了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的过量热力学焓变Δ H 以及与脲酶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分析表明过量热力学函数与结合常数K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刘惠君詹秀明李克斌刘维屏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脲酶光谱法热力学函数
Rac-异丙甲草胺及其S-对映体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刘惠君詹秀明刘维屏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稻秆
特发性智力低下与染色体亚末端异常被引量:1
2004年
余慧金润铭
关键词:患儿
UV-改进目标因子分析法对混用除草剂4组分的同时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组分间存在交互作用的 4种除草剂组成的混合样采用UV 目标因子分析法进行同时测定 ,结果相对误差较大。同样实验条件下 ,引入一个非零截距因子 ,进行改进目标因子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改进目标因子分析 UV法 ,不经分离对 4种除草剂同时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百草枯 99 4 7%~ 10 2 0 2 %、氰草津 98 93%~ 10 2 75 %、异丙甲草胺 98 13%~ 10 2 6 5 %、莠去津 97 4 2 %~ 10 3 2 0 %。4种除草剂回收率的标准偏差分别为百草枯 1 16 %、氰草津 1 84 %、异丙甲草胺 1 84 %、莠去津 2 5 5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目标因子分析方法对此类混用除草剂的同时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刘维屏蔡喜运许中坚李克斌徐冬梅
关键词:百草枯异丙甲草胺莠去津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在21-三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应用21号染色体特异性引物对30例智力低下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进行引物原位标记(prim ed in situ labeling,PR INS),同时与传统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结果:在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PR INS技术均能特异性地检测出21号染色体。在11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标本中,21号染色体标记率平均为89%;在19例非21-三体综合征患儿标本中,21号染色体标记率平均为93%。荧光杂交信号清晰,整个检测反应在24 h内完成。结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21号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有助于对传统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的验证和补充。
李丰金润铭尉庭华刘智胜张晓珍余慧林雯贺艳丽
关键词:引物原位标记21-三体综合征
四种酰胺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5年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酰胺类除草剂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田间推荐用量下,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初期,4种除草剂对2种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于第7d就很快恢复,而脱氢酶活性在13d后得以逐渐恢复.添加稻秆可使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脱氢酶比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大.4种除草剂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稻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生化过程的活性,缓冲外来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刘惠君詹秀明刘维屏
关键词:酰胺类除草剂过氧化氢酶脱氢酶
目标因子分析-UV分光光度法对混用除草剂组分的同时测定
2003年
采用目标因子分析技术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建立了一种对混用除草剂的各组分不经分离进行同时测定的方法。参照均匀设计表配制9组不同浓度组合的混合物标准液,在200~230nm波段(间隔3nm)测10个波长点,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将数据输入MATLAB目标因子分析程序,即可求得各组分含量。该方法对3种除草剂的回收率分别为氰草津99.30%~101.60%,异丙甲草胺97.97%~101.36%,莠去津97.30%~101.50%。3种除草剂回收率的标准偏差分别为氰草津1.06%、异丙甲草胺1.49%、莠去津1.88%,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CV)]分别为氰草津1.05%、异丙甲草胺1.48%、莠去津1.89%。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因子分析方法对此类混用除草剂的同时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蔡喜运刘维屏李克斌许中坚徐冬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