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816002-5)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冼萍王孝英郭健李英花温中海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渗滤
  • 7篇渗滤液
  • 7篇垃圾
  • 6篇垃圾渗滤
  • 6篇垃圾渗滤液
  • 4篇生活垃圾
  • 3篇污泥
  • 3篇颗粒污泥
  • 2篇生活垃圾渗滤...
  • 2篇填埋
  • 2篇垃圾填埋
  • 2篇反渗透
  • 2篇反应器
  • 2篇反应器处理
  • 2篇废水
  • 2篇氨氮
  • 1篇淀粉废水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颗粒
  • 1篇厌氧颗粒污泥

机构

  • 9篇广西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冼萍
  • 3篇李英花
  • 3篇王孝英
  • 3篇郭健
  • 2篇邓慧
  • 2篇温中海
  • 2篇李平
  • 2篇熊佐芳
  • 2篇韦旭
  • 2篇陈伟强
  • 1篇冯庆革
  • 1篇郑双金
  • 1篇张健
  • 1篇彭木
  • 1篇吕彩萍
  • 1篇蒋林岭
  • 1篇韦桂欢

传媒

  • 3篇广西大学学报...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广西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ICR反应器处理乳品废水的运行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多相串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R)处理乳品废水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MICR对乳品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当HRT为8 h,进水CODCr为2 000 mg/L,相应的CODCr容积负荷为6.0 kg/(m3.d)时,CODCr去除率可稳定在85.6%左右。MICR对pH骤变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对SS的去除率较高,当HRT>8 h时,SS去除率保持在78.8%~88.7%之间。MICR存在明显的产酸相与甲烷相分离的现象,1﹟反应室以产酸菌为主,2﹟、3﹟反应室以产甲烷菌为主。
李平冼萍邓慧熊佐芳陈伟强
关键词:乳品废水运行特性颗粒污泥
磷酸铵镁法在垃圾渗滤液氨氮预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方法降低生活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10时,氨氮去除率最佳,可达到98.3%。适宜的反应时间为15 min,氨氮去除率达87.0%。沉淀剂配比以1∶1∶1,1∶1∶1.2和1.2∶1∶1为宜,氨氮去除率大于98.0%。基于正交试验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5 min,pH=10,n(Mg)∶n(N)∶n(P)=1∶1∶1。此条件下,进水TP 2.7 mg/L,出水TP15.0 mg/L,C∶N∶P接近100∶5∶1,合理添加了磷元素,符合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冼萍李英花吴家前温中海李丽和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氨氮
垃圾渗滤液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广西区内垃圾填埋场地的设计、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通过生活垃圾模拟填埋实验,监测垃圾降解过程中垃圾体温度、沉降高度及渗滤液CODCr、BOD5、NH3-N等水质指标,研究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间内垃圾渗滤液中的主要水质指标都达到最大值,CODCr为22 072 mg/L、BOD5为11 065 mg/L、NH3-N为1 615 mg/L。填埋后期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BOD5/CODCr为0.1~0.2,C/N甚至小于1。这成为后期的渗滤液难以进行生物化学处理并无法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地较高的气温及较大的降雨量可提高填埋垃圾的降解速率,缩短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时间。
韦旭冼萍冯庆革郑双金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
MICR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
2011年
采用淀粉废水对多相串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R,multi-internal-circle reactor)的启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旨在为该反应器的实际应用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58 d的启动,当进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为3 5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相应的容积负荷为3.5 kgCOD/(m3.d)时,CODCr去除率稳定在94.5%左右,1﹟、2﹟、3﹟反应室CH4容积产气率分别为0.15、0.23、0.08 m3/(m3.d),反应器启动成功。系统出水pH值稳定在7.5左右,碱度保持在1 370 mg/L左右,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反应器底部污泥颗粒化良好,粒径在2.0~3.5 mm,沉降性好。
李平冼萍邓慧熊佐芳陈伟强
关键词:淀粉废水颗粒污泥
空气吹脱法在生活垃圾渗滤液氨氮脱除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样品,用10%石灰乳和10%NaOH溶液调节pH值至8.0,9.0,10.0,11.0,12.0,13.0后,用鼓风空气吹脱法进行氨氮脱除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曝气量为10L/min、曝气强度为30m3/(m2.h)条件下,将渗滤液的pH值提高至10.0~11.0后再进行吹脱,有利于氨从渗滤液中逸出,吹脱后pH值下降为9.0。当pH值为11.0,气液比为2000~2500,吹脱时间为150min时,渗滤液中的氨氮去除率大于90%。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与CODcr的去除无直接关系。
吴家前张健李英花
关键词:氨氮渗滤液生活垃圾空气吹脱
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厌氧毒性实验、恢复实验和特征毒性模拟实验,研究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mg/L氨氮浓度下产甲烷活性均大于85%,说明相应氨氮浓度范围,垃圾渗滤液基质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恢复实验后活性得到完全恢复,属代谢毒性。模拟废水氨氮浓度大于1000 mg/L浓度时,开始出现抑制;氨氮浓度大于3000 mg/L时,有明显抑制,产甲烷活性下降32.1%;相同氨氮浓度下,渗滤液最大活性区间滞后于模拟废水,产甲烷活性也小于模拟废水,存在除氨氮以外的毒性物质的影响。
冼萍李英花邓超冰王孝英温中海
关键词:生活垃圾渗滤液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
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在分析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预测模型,并通过模拟填埋实验求出模型参数。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接近90%的相关性,表明模型预测值基本上反映了实测值的变化规律。同时,将此模型应用到广西南宁市城南垃圾填埋场坝下区,对坝下区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变化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坝下区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最大值为18 000 mg/L,随后快速下降,并在较长的时间内(1~3年内)保持在3 000 mg/L左右。直到封场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仍然达到2 000 mg/L以上。
郑双金韦旭冼萍郭健韦桂欢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
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运行工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膜通量、脱盐率、COD和NH3-N去除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压力条件下对应某一输出频率存在最大膜通量。在输出频率变化方面,压力高的最大膜通量滞后于压力低的最大膜通量。运用变频调速技术,可实时解决操作压力与泵送流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最佳流量参数,提高反渗透系统运行效率;膜通量和脱盐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但其增长速度减缓,适宜的操作压力可选择0.8~0.9 MPa;pH值改变对COD、NH3-N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对脱盐率影响较大。pH增加时,膜通量降低。垃圾渗滤液适宜pH值范围应为7.5~8.5。膜通量和脱盐率随进水电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进水电导率应≤18 mS/cm。
郭健吴家前冼萍王孝英蒋林岭吕彩萍
关键词:超低压反渗透垃圾填埋渗滤液
“微滤+反渗透”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采用"多孔陶瓷微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分别考察多孔陶瓷微滤膜、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对渗滤液COD、NH3-N、电导率及相应去除率与运行时间的关系,还重点考察了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收率控制及清洗周期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陶瓷微滤预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去除率、脱盐率分别维持在50.3%、30.2%、30.1%以上;经过一级反渗透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去除率、脱盐率分别维持在94.8%、91.3%、81.6%以上;经过二级反渗透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去除率、脱盐率分别维持在80.1%、81.3%、85.1%以上。"多孔陶瓷微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的COD〈30 mg/L,NH3-N〈25 mg/L,电导率〈180μm/cm,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一级反渗透系统清洗周期为400min,回收率控制在65%~70%,先碱洗后酸洗的方法更有利于反渗透膜通量的恢复,膜通量可恢复到新膜渗透通量的95%。
郭健邓超冰冼萍王孝英彭木韦阳凤
关键词:陶瓷微滤膜通量脱盐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