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YBB281)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力祥王志华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太和分殊”——“四因说”视域下的船山天地和合思想之形上学批判被引量:1
- 2015年
- 传统哲学中"和"观念的产生合乎中国传统哲学重了悟、轻论证的哲学特点,和谐理念缺乏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王船山天地和合思想以太和为形上学根据,是以"太和分殊"为逻辑展开。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为考察基点,可知太和絪縕之气是船山和谐理念之质料因;天地万物得以和生乃阴阳之撰使然,天命之和乃宇宙万物和谐产生之外动力因,阴阳之撰与天命之和共同表现出船山和谐理念之动力因。天地和合最终表现出形式因、或者说是目的因。通过对船山天地和合思想的形上学考察,可知太和"分殊"而致天地和合的逻辑理路为:太和太虚→(阴阳之撰)和生万物→天命之和→天地和合。
- 陈力祥王志华
- 关键词:王船山形而上学
- 论王船山人欲失其和思想及其矫治被引量:1
- 2014年
- 从船山哲学本体视域观之,由太和所生发的宇宙万物之间是和谐的。由于人有超越人类基本欲望之外的过度欲望,导致人世间的和谐之序被打破,人欲失其和。船山认为和者于物不逆,因此如何达到和谐,最关键的是如何矫治人世间因满足人之欲望而产生的不和谐问题,船山认为以礼调适并矫治能有效解决僭礼行为而造成的矛盾与冲突。因为礼能节人之欲,以礼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矛盾与冲突,和谐可至。
- 陈力祥
- 关键词:王船山调适王夫之
- 论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的四个基本维度被引量:1
- 2014年
- 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为四个基本维度:和合之源是"礼乃正己率物之教";和合之基是"循礼以居正";和合之策是"以礼立身而立和";和合之鉴是"动之不以礼非尽善之道而失和"。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的四个基本维度,彰显了礼为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修道成性之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 陈力祥
- 论王船山之“礼”与“和”相契合何以可能被引量:1
- 2014年
- 《论语》中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重了悟的和合思想,有子与其师都没有论证礼与和是如何相契合的。王船山对有子"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之和合价值进行了正学与开新。礼与和的契合表现为以礼调适人之心、性、情实现人之内心世界的和谐,凸显了礼与人之内心世界的和谐相契合;以礼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凸显了礼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契合;将自然看成与人类社会平等的生命主体,礼待自然则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彰显了礼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契合。船山之"礼"与"和"相契合的四个基本维度,是对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返本与开新。
- 陈力祥
- 关键词:王船山和谐社会调适契合
- 王船山乐以“发情”致和之和谐思想——兼论礼、乐致和之异同被引量:1
- 2014年
- 运礼致和,因和而乐(le),和者乐(yue)之所由生,乐(yue)备而和昭。乐备和昭源自于礼乐互用而致和,乐以发情以致和,因为乐以治心,乐以昭和。礼、乐致和区分度明显:因礼而和是以礼调适人之心、性、情,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致和,礼主阴,系"抑情"而和;而乐以致和是以礼之调适致而后的喜悦之情的表达,乐主阳,因"发情"而和。乐以致和是礼之调适而致和后的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 李秀娟
- 关键词:王船山
- 王船山尊孔崇孔之历史动因及其三个基本维度被引量:2
- 2013年
- 明末清初大儒王船山尊崇孔子之动因有三:船山先祖由习武向尚文的度越;动荡的社会现实下除《论语》之外的其他经典不可多得,传世经典《论语》为其学习之要;明末清初社会现实大礼之不传,为"存先王之精意"而尊孔崇孔。船山尊孔崇孔有三个基本维度:考孔子之家世、敬孔子之德、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家世的考究,说明船山对孔子家世之尊;对孔子之德的阐扬,表明船山敬孔子之德;对孔子学术的探讨,表明船山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的尊崇,印证船山思想属于儒学、特别是属于宋明理学之苑囿。
- 陈力祥
- 关键词:王船山
- 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旨趣被引量:10
- 2013年
-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唐诗宋词"之美誉,与唐代茶文化相关的诗歌称之为唐代茶诗。唐代茶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价值旨趣,即儒家礼仪的价值旨趣、佛家禅悦的价值旨趣和道家隐逸的价值旨趣。研究唐代茶诗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价值旨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
- 陈力祥
- 关键词: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