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NY[2013]3043)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建军金道超王思潮张晓娜邹晓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国始叶螨属区系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解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特点,本文整理了中国始叶螨属40种的分布信息区系的地理成分,采用区系型单式及复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六界区划中有8种区系型,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45.00%;其次为古北界-东洋界跨区区系型,比重22.50%。在世界动物地理十一界区划中有14种区系型,仍以东洋界区系为主,比重30.00%;其次为中日界区系,比重22.50%,跨区区系中以中日界-东洋界跨区区系为主,比重15.0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6种分布型,以华南区区系为主,比重25.00%;其次是华中区区系,比重20.00%。因此认为,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六界区划中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亦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导,与中日界区系和古北界区系间联系紧密,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明显。中国始叶螨属在世界十一界区划中国部分中以东洋界区系和中日界区系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华南区区系和华中区区系的重要性相近,华南区区系、华中区区系和华北区区系间的联系密切;中国始叶螨属中国特有种以华南区分布最多,其次是华中区。使用世界十一界动物地理区划能更为全面、详细、明确地解析中国始叶螨属的区系构成和分布特征。
- 闫德川乙天慈郭建军金道超
- 关键词:区系分析
- 贵州蔬菜叶螨种类及优势种年发生消长规律被引量:2
- 2013年
- 2012年在贵州5个代表性地区进行了蔬菜叶螨种类及寄主调查,并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叶螨优势种年发生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代表性地区蔬菜叶螨有1科3属5种。其中,二斑叶螨是蔬菜田优势种,主要为害豆科、茄科和葫芦科蔬菜。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地区,二斑叶螨在豇豆、茄子和丝瓜上发生的螨口数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辣椒上平均每片叶螨口数量仅为4头左右,极显著低于茄子上的发生螨口数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二斑叶螨对豇豆、茄子及丝瓜嗜食性强,对辣椒嗜食性弱。二斑叶螨在6月初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螨口数量迅速增加,7、8月份达全年高峰期,9月份后螨口锐减。
- 蔡仁莲郭建军雷淞淋张杰
- 关键词:蔬菜优势种
- 杀二斑叶螨高毒力环链棒束孢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尼氏真绥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为得到杀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1836)高致死率的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Z.Q.Liang)Samson&Hywel-Jones菌株,明确其最优菌株对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存活率的影响,本文在室内用17株环链棒束孢菌株芽孢子和分生孢子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进行了致死率测定,并研究了最优菌株对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号菌株芽孢子的LT50为1.472 d,17号菌株的分生孢子的LT50为3.248 d,时间明显短于其他菌株,致死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该2个菌株处理尼氏真绥螨,在芽孢子和分生孢子浓度为2×108个/mL时,存活率分别为80.75%和70.75%。因此,在芽孢子和分生孢子浓度为2×107个/mL及以下时,环链棒束孢和尼氏真绥螨可以同时施用。
- 张晓娜金道超邹晓王思潮瞿娇娇郭建军
- 关键词:尼氏真绥螨二斑叶螨致死率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