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Y20100297)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孙小玲孙仁义方平娟刘登峰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牙槽
  • 1篇神经管
  • 1篇曲面断层
  • 1篇曲面断层片
  • 1篇锥形束CT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神经
  • 1篇下颌神经管
  • 1篇骨嵴
  • 1篇放大率

机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登峰
  • 1篇方平娟
  • 1篇孙仁义
  • 1篇孙小玲

传媒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与曲面断层片下颌神经管与牙槽骨嵴间距离的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以锥形束CT(CBCT)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槽骨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的垂直距离为基准,计算曲面断层片(OPG)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垂直距离放大率,并检验其稳定性。方法:对50例一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缺失患者同时拍摄CBCT与OPG,分别测量两种图像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区牙槽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缘距离,计算OPG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处放大率,并利用频数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和CBCT相比,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25.27%,下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平均为17.55%,两处放大率均较稳定。结论:OPG下颌第一磨牙处和第二磨牙处垂直放大率不同,但均较稳定,可从OPG粗略估算下颌神经管上缘与牙槽骨嵴间实际距离。
孙小玲方平娟孙仁义刘登峰
关键词:锥形束CT曲面断层片放大率下颌神经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