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113000065)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才董永胜翟庆国黄小鹏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定年
  • 2篇花岗岩
  • 1篇新证据
  • 1篇形成环境
  • 1篇印支期
  • 1篇印支期花岗岩
  • 1篇同碰撞
  • 1篇片岩
  • 1篇羌塘
  • 1篇羌塘中部
  • 1篇强过铝质花岗...
  • 1篇锆石
  • 1篇锆石定年
  • 1篇铝质
  • 1篇蓝片岩
  • 1篇花岗岩锆石
  • 1篇花岗岩锆石S...
  • 1篇高压变质
  • 1篇高压变质作用
  • 1篇过铝质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3篇李才
  • 2篇董永胜
  • 2篇翟庆国
  • 1篇黄小鹏

传媒

  • 3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及碰撞时限的新证据——日喀则卡堆蓝片岩Ar-Ar定年被引量:15
2007年
几十年来,关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启动和完成碰撞的时间,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并建立了多种模式。高压变质带是板块碰撞过程中重要的事件记录,高压矿物的变质年龄是确定板块碰撞时间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卡堆蓝片岩的蓝闪石中获得59.29Ma±0.83Ma的Ar-Ar加权平均年龄,是目前雅鲁藏布江高压变质带唯一的蓝闪石年龄。该年龄与利用海相沉积、最高海相层位、地层古生物、古地磁等研究方法获得的结论相吻合,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闭合时间应在59Ma左右,也是洋壳消亡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时间约束。
李才胡敬仁翟庆国董永胜
关键词:高压变质作用
藏东八宿地区泛非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被引量:48
2008年
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出露于藏东八宿县同卡地区,是藏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泛非期花岗岩。卡穷微陆块呈岩片状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卡穷岩群构成卡穷微陆块的主体,卡穷岩群是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退变榴辉岩等组成的构造地质体。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获得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507Ma±10Ma,为泛非事件的岩浆活动记录,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以南是泛非期基底,为解决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李才谢尧武沙绍礼董永胜
关键词:藏东泛非期锆石定年
西藏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被引量:25
2007年
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出露有一处印支期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SP),属于S型花岗岩(CPGs的一种),不同于西藏南部广大的过铝质花岗岩(MPGs)。该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A/CNK>1,刚玉标准分子的质量分数均大于1.21%,低Sr、Ba、Ti,富K、Rb、Th,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略微右倾的V字形特征,具较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26~0.53,平均0.36)。CaO/Na2O<0.3,表明源岩为泥质岩石;Al2O3/TiO2<100,表明其为高温型(≥875℃)花岗岩。另外,该花岗岩(SP)与蓝片岩、榴辉岩的形成时代相同。在印支期晚期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过程中,炽热的幔源岩浆的底侵或注入引起了地壳中泥质源岩的脱水熔融,最终形成了该区的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
黄小鹏李才翟庆国
关键词:强过铝质花岗岩印支期同碰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