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72076)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雅洁袁海龙黄雪肖小河王琪更多>>
-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的制备和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研究了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SLE)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并考察载药纳米粒的形态及粒径分布。以五味子甲素(QS)和五味子酯甲(SA)为指标成分,用HPLC法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和经大鼠灌胃给药的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制得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均成圆球形,平均粒径为(36.7±4.4)nm、多分散度指数为0.231±0.031,QS和SA包封率分别为(97.5±0.7)%和(91.3±0.8)%。大鼠血药浓度曲线经3p97程序拟合,确定QS和S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一室模型。其中QS的AUC为75.65μg·mL-1·h,SA的AUC为109.32μg·mL-1·h,分别是对照组的2.3倍和5.8倍。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SLE纳米粒工艺可行,且包封率高,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SLE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 黄雅洁李雅彬袁海龙黄雪王琪肖小河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 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以难溶性药物五味子总木脂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的释药性质。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透射电镜考察肠溶纳米粒的形态,HPLC测定药物的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圆球形,大小均一,五味子甲素和酯甲的包封率均在90%以上,并在pH 7.2含0.5%吐温-80的20%乙醇溶液中释放达到70%以上。结论: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体外释药良好,能达到良好肠溶效果。
- 黄雅洁王琪李仙义丛龙波袁海龙
- 关键词:释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