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2Z10)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强杨乐王健张建忠郭帮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系统
  • 2篇光学系统设计
  • 1篇衍射
  • 1篇视场
  • 1篇视景仿真
  • 1篇数字微镜
  • 1篇数字微镜器件
  • 1篇双波段
  • 1篇瞳距
  • 1篇柯勒照明
  • 1篇光学设计
  • 1篇红外
  • 1篇红外仿真
  • 1篇仿真
  • 1篇LCD
  • 1篇波段
  • 1篇大视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建忠
  • 2篇王健
  • 2篇杨乐
  • 2篇孙强
  • 1篇李淳
  • 1篇谭向全
  • 1篇刘英
  • 1篇郭帮辉

传媒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谐衍射的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视景仿真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制导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红外双波段视景仿真光学系统,包括投影镜头和照明系统。讨论了大出瞳距、大后工作距情况下红外双波段投影系统的像差特性及设计方法,采用反摄远结构和谐衍射面结合的方案,解决了由双波段、大出瞳距离和大后工作距带来的系统彗差、像散、畸变以及色差难以平衡的问题。采用柯勒式直接照明的方案,解决了斜入射情况下均匀照明的问题,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并有效地控制了杂光的影响。最终仿真系统全视场角为5°,F#为2.4,出瞳距离190 mm,出瞳直径84 mm,系统畸变小于0.1%,中波时系统奈奎斯特频率36 lp/mm下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4,长波时中间频率20 lp/mm处传递函数均大于0.38;照明均匀性高于98.5%。满足红外中波/长波双波段高质量模拟仿真的需求。
张建忠杨乐郭帮辉谭向全王健孙强
关键词:红外仿真数字微镜器件
大出瞳距大视场LCD型景象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可见光景象模拟器是电视制导系统综合测试的核心设备。设计了一款以LCD为图像源的大视场和大出瞳距的可见光景象模拟器,包括光学投影系统和相应的照明系统。研究了大出瞳距、大相对孔径情况下无限远投影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以及设计方法,采用非远心的系统设计方案,解决了由于出瞳距大而造成的系统像差难以校正的问题,增强了景象模拟器对转台的适应性,增大了工作视场。研究了非远心状态下LCD均匀照明的特点,采用复眼透镜阵列与柯勒照明原理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配套的照明系统,解决了非远心状况下均匀照明和光瞳衔接的问题。仿真系统的全视场角为7°,F#为3.1,出瞳距离为700 mm。系统的畸变小于0.5%,在奈奎斯特频率58 lp/mm处,零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7,全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45。照明系统的照明均匀度达到了91.3%,满足仿真均匀性的要求。
张建忠孙强杨乐王健刘英李淳
关键词:光学设计LCD柯勒照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