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控项目

作品数:100 被引量:856H指数:17
相关作者:蒋忠诚罗为群邓艳覃星铭黄奇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31篇农业科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2篇岩溶
  • 24篇土壤
  • 14篇岩溶区
  • 10篇地下河
  • 9篇石漠化
  • 7篇污染
  • 6篇多环芳烃
  • 6篇岩溶水
  • 6篇土壤水
  • 5篇岩溶泉
  • 5篇水分
  • 5篇水土
  • 5篇天坑
  • 5篇铁锰结核
  • 5篇土壤水分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锰结核
  • 4篇岩溶管道
  • 4篇岩溶水系统

机构

  • 9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5篇广西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惠州学院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5篇西南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桂林工学院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5篇蒋忠诚
  • 19篇罗为群
  • 12篇覃星铭
  • 11篇邓艳
  • 10篇黄奇波
  • 9篇潘晓东
  • 9篇孔祥胜
  • 9篇祁士华
  • 9篇覃小群
  • 9篇苏春田
  • 9篇李晖
  • 8篇唐健生
  • 8篇尹辉
  • 7篇曹建华
  • 7篇黄保健
  • 6篇杨奇勇
  • 6篇张原
  • 6篇邹胜章
  • 6篇甘伏平
  • 6篇喻崎雯

传媒

  • 17篇中国岩溶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
  • 5篇地球与环境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人民黄河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研究土壤铁锰结核中重金属元素形态以及生物可利用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A、B层铁锰结核Cd、Cr、Cu、Pb、Zn、Mn均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A层分别为94.85%、86.30%、95.08%、88.90%、95.46%、64.81%,B层分别为95.67%、83.89%、95.87%、85.62%、97.05%、53.19%;Cr元素的有机态、Pb元素的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超过了10.00%,Mn元素的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仅次于残渣态;土壤A、B层铁锰结核生物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较低,潜在可利用态所占比例以Mn最高,Cr和Pb的潜在可利用态也略高,应防止Mn、Cr、Pb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潜在污染。
唐健生苏春田潘晓东邹胜章黄奇波
关键词:岩溶铁锰结核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胁迫下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胁迫下的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A、B层Cd、Cr、Cu、Pb、Zn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Mn以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最高;土壤A、B层生物可利用态所占比例以Cd最高,其他元素所占比例甚低。Cd成为本区的主要污染因素,Mn元素的潜在可利用态所占比例最高,Pb元素也相对较高,也应加以注意其影响。
苏春田唐健生陈宏峰潘晓东邹胜章黄奇波
关键词:岩溶区铁锰结核重金属形态分析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5
2015年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潜山岩溶缝洞型储层是哈拉哈塘油田的主力产层。通过对岩溶地质背景、区域构造分析,利用本区钻录井、薄片、岩芯等资料研究岩溶型储层特征,探讨储层分布规律及岩溶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的主体发育于一间房组和鹰山组。垂向上潜山区存在两套储层:上部表层岩溶带储层及下部径流溶蚀带储层。表层岩溶带储集类型主要为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主要受一间房组沉积末期的岩溶作用及桑塔木组沉积末期岩溶作用共同控制;径流溶蚀带储层类型主要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型储层,岩溶缝洞系统以岩溶管道系统为主,储层形成受良里塔格期及桑塔木组沉积末期岩溶作用等多期岩溶作用控制。岩溶层组、岩溶作用期次、古地貌、古水系及断裂等控制了岩溶储层的分布发育,形成了复杂的缝洞体。
赵宽志淡永郑多明梁彬张庆玉李景瑞
关键词:岩溶地貌表层岩溶带岩溶储层奥陶系潜山
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特征被引量:30
2015年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岩溶管道深度大于15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未能探测到该深度的岩溶管道;当岩溶管道深度小于10-11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和滚动 MNB 装置联合能较精准地定位岩溶管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岩溶管道反演异常的横向宽度始终大于真实异常横向宽度,反演异常顶部埋深小于或等于真实异常顶部埋深,且岩溶管道深度越浅,反演异常体的形态、大小、埋深越接近真实异常;随岩溶管道深度的增加,岩溶管道的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异常反演形态由椭圆向半椭圆、弓形变化,直至消失。
郑智杰甘伏平曾洁
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质量评价比较被引量:10
2012年
对黎塘研究区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土壤以Mn含量最高,其次为Cr,石炭系下统岩关阶和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而白垩系下统小店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为Ni、As、Cr,综合质量级别为中等;石炭系下统岩关阶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为Ni、As、Cr、Cu,综合质量级别为很坏;白垩系下统土壤污染因子为Cr,综合质量级别为警戒级;第四系全新统土壤重金属质量级别均为好,综合质量级别为好。
苏春田唐健生潘晓东黄奇波邹胜章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铁锰结核地质条件
亚热带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以广西马山弄拉峰丛洼地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将20个样方分为10个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0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20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恢复演替群落与环境梯度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人为干扰及露石率。DCA排序将53个种分为4个种组,影响峰丛洼地恢复演替群落及其物种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岩性和水分等。各物种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了种组成员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和更新生态位。
沈利娜蒋忠诚梁铭忠侯满福覃星铭吴华英邓新辉
关键词:恢复演替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DCA排序峰丛洼地
石灰土改良试验及其岩溶作用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依据石灰土的特点,采用常规有机肥料进行改良石灰土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肥处理,降低了石灰土pH值和钙镁元素含量,增强了土壤的溶蚀能力,大大提高了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也远高于和好于对照地;(2)不同改良方案因有机肥搭配类型和施肥方式的不同,对埋藏于其中的灰岩试片溶蚀强度和土壤改良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从施肥方式上看,以积制堆肥半腐熟时挖沟施入土壤效果最好,作物增产率为47.82%,灰岩试片的溶蚀速率为3.43 mg/cm2.a;直接混合挖沟埋入土壤效果次之,增产率为43.94%,溶蚀速率为3.26 mg/cm2.a;积制堆肥完全腐熟后挖沟施入土壤效果最差,增产率为30.99%,溶蚀速率为3.17mg/cm2.a。从搭配类型来看,塘泥+沼渣(液)+鲜绿肥>秸秆+塘泥+沼渣(液)>秸秆+人畜粪便+塘泥。
罗为群蒋忠诚邓艳吴华英
关键词:岩溶作用石漠化治理
桂林会仙实验基地石灰土剖面化学组成分布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西南岩溶地区灰岩风化成土速度慢,石灰土土层浅薄,理化性质分异不明显,但在岩溶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石灰土对环境变化有着同样的敏感性,而土壤水恰能反映石灰土的这种敏感性。所以,对石灰土-土壤剖面化学组成的研究应同时将土壤和土壤水加以考虑。为阐述岩溶区石灰土及其土壤水化学组成在剖面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地质、环境意义,以及这两个载体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对广西桂林会仙试验基地的石灰土壤剖面及其土壤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石灰土物理化学性质尚未产生分层分异,成壤改造进行缓慢,土壤成熟度低;土壤水化学组成垂直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土壤,岩溶作用、生命活动、降水等多变因素对土壤水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土壤元素分布呈现出和土壤水相同的整体性质。即洼地土壤和土壤水的Ca、Mg含量较坡地低,而K、Na、Fe、Zn、Mn、Cu、B等含量较坡地高,这是地貌条件控制下元素迁移的结果。
吴华英蒋忠诚罗为群覃星铭邓艳祁晓凡
关键词:化学组成土壤水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其岩溶效应被引量:10
2009年
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森林和灌丛的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土壤CO2、土壤水和泉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和灌丛环境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固定CO2浓度和土壤CO2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森林土壤水中游离CO2浓度为0,灌丛为5.33×103mg.m-3.土壤水和泉水中pH、Ca2+、Mg2+、Cl-浓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其K+、Na+、HCO3-浓度和有机碳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经过雨水的淋溶,土壤层各离子浓度均大幅度增加,其溶蚀能力大大增强.森林环境下的岩溶作用稳定但强度大,灌丛环境下的岩溶作用活跃但强度小.
邓艳覃星铭蒋忠诚罗为群祁晓凡
关键词:土壤水表层岩溶泉
桂林地区不同类型岩溶地下水中δ^(13)C_(DIC)、δ^(18)O的特征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对桂林地区地下河水、岩溶大泉中的δ13CDIC、δ18O及Ca2+、Sr2+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的δ13CDIC值范围为–15.99‰~–12.29‰,平均值为(–14.03±1.15)‰;δ18O值范围为–6.63‰~–5.78‰,平均值为(–6.24±0.24)‰。岩溶大泉的δ13CDIC值范围为–15.26‰~–9.22‰,平均值为(–12.05±1.57)‰;δ18O值范围为–6.97‰~–3.19‰,平均值为(–5.68±0.97)‰。岩溶大泉的δ13CDIC值、δ18O值比地下河水的分别偏重1.98‰和0.56‰。通过分析发现,水的循环方式引起了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同位素差异,地下河以管道流的形式进行循环,循环速度快,水岩作用时间短,碳酸盐岩碳的贡献相对较少;同时,出口处水所经历的蒸发作用时间也短,水的δ18O值偏轻。岩溶大泉以裂隙流的形式进行循环,循环速度慢,水岩作用时间长,碳酸盐岩碳的贡献相对较多;泉口处水所经历的蒸发作用时间也长,水的δ18O值偏重。Sr/Ca值与δ13CDIC值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δ18O值的相关性差。这意味着δ13CDIC值与Sr/Ca值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下水的径流条件。
黄奇波覃小群唐萍萍刘朋雨
关键词:地下河岩溶大泉Δ18O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