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A0204500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成波刘建勇陈科光李镇泉王平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南海4个真曲巴非蛤自然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海区4个真曲巴非蛤种群的8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海南海口和广东阳江种群的形态最接近,广西北海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贡献率:第1主成分为32.840%,第2主成分为26.106%,累积贡献率为58.945%。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4个种群的真曲巴非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46.7%~100%,P2为40.5%~96.7%,而综合判别率为64.7%。Mantel检验结果表明,欧氏距离与地理直线距离无明显相关性(r=0.0974,P=0.5770)。
- 刘建勇孙成波李文吴继兴
- 关键词:自然种群
- 北部湾4个自然群体双线紫蛤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北部湾4个海区双线紫蛤的7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钦州和广西北海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广西湛江与广东廉江群体形态比较接近,广西北海和广东廉江群体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主成分1为38.395%,主成分2为27.653%,主成分3为20.224%,累积贡献率为86.272%。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的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P1和P2均为73.30%~90.00%,综合判别率为79.18%。相关分析发现,双线紫蛤群体间的欧氏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669 9。
- 孙成波刘建勇陈梽
- 关键词:地理群体
- 北部湾野生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体重和形态性状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8年
- 测量北部湾86尾野生长毛明对虾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第三腹节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重等10个性状,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9个性状和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体长、头胸甲长、胸高、第一腹节宽、第三腹节高和额剑下刺数6个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单独的决定系数中:头胸甲长对体重的决定系数(14.44%)最大,共同决定系数中,体长与头胸甲长最大为21.13%。通过分析,建立长毛明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胸高、第一腹节宽、第三腹节高、额剑下刺数对体重的最优理想回归方程,为长毛明对虾选育种和保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 孙成波李镇泉黄海立王平徐安敏陈科光
- 关键词:体重形态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