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64119622)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秦净卢韶华侯英勇谭云山侯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胃肠道间质瘤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肠道
  • 3篇肠道间质瘤
  • 1篇医院就诊
  • 1篇因果律
  • 1篇肿块
  • 1篇综合征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 1篇临床综合征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机制
  • 1篇耐药机制研究
  • 1篇就诊
  • 1篇甲磺酸
  • 1篇恶性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孙益红
  • 3篇侯君
  • 3篇谭云山
  • 3篇侯英勇
  • 3篇卢韶华
  • 3篇秦净
  • 2篇周杨
  • 2篇沈坤堂
  • 1篇徐晨
  • 1篇朱雄增
  • 1篇刘景磊
  • 1篇戚伟栋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磺酸伊玛替尼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玛替尼(IM)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8例临床确诊IM耐药的GIST患者耐药前(16例次)和耐药后(11例次)的组织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第9、11、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号外显子序列,比较耐药前后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8例耐药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除原有基础基因改变外,均发现新突变,新突变集中在c-kit基因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第13(2例)和第17号外显子(6例)上,其中第13号外显子均为654(V—A)突变,第17号外显子分别累及第816、820~823位点。结论c—kit基因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继发突变是GIST患者经IM治疗后耐药的重要机制。
周杨侯英勇谭云山卢韶华侯君刘景磊秦净沈坤堂孙益红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KIT
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组临床病理指标在预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840例GIST,假设肉眼播散[包括肝转移和(或)腹腔播散]、显微镜下播散(包括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脂肪浸润、神经浸润和黏膜浸润)以及肿瘤复发为恶性组,剩余为生物学行为不明组,根据此初步分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以下形态学指标与恶性组密切相关:核分裂象≥10个/50HPF、肌层浸润、肿瘤性坏死、围绕血管呈簇状排列以及细胞明显异型(均P〈0.01)。由此获得了2项肉眼播散、5项镜下播散和5项组织形态学指标。485例具有其中任意一项指标者归入恶性组,其余355例为非恶性组。随访资料提示非恶性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DFS)及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9.3%和100%,而恶性组患者5年DFS及5年OS分别为43.9%和59.7%,恶性组与非恶性组5年DFS与5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此组12项临床及形态学指标能有效地将恶性GIST从非恶性GIST中区分开来,可用于区分GIST的性质。
侯英勇朱雄增卢韶华周杨侯君谭云山沈坤堂秦净孙益红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因果律
不完全性Carney三联征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Carney三联征是Carney发现并报道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们在收集整理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过程中发现2例符合Carney报道的病例,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例1女,27岁,腹部肿块7年余。患者于7年前无意中发现腹部一肿块,无发热,腹痛,故未就诊,近半年自觉肿块逐渐增大,2004年4月于当地医院就诊,
徐晨侯英勇戚伟栋卢韶华侯君谭云山秦净孙益红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腹部肿块胃肠道间质瘤医院就诊临床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