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277743)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顺红倪玉龙胡宏宇陈超于志亮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周血管在下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对膝关节周围血管在下肢修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膝关节周围主要血管在下肢修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膝周血管由膝降动脉、膝上/下内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上/下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胫前动脉返支、旋腓骨动脉、腓肠动脉等组成,可利用这些血管为蒂切取相应的皮瓣修复下肢组织损伤。[结论]膝关节周围血管丰富,有广泛的吻合支,可以根据组织损伤情况灵活设计治疗方案。
- 符健松高顺红
- 关键词:下肢皮瓣
- 胫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胫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是胫骨骨折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繁多,治疗复杂且困难。本文就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 周铭高顺红
- 关键词:胫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 胫骨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对胫骨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方法]以"骨不连""骨缺损""胫骨骨膜瓣"为关键词检索国内数据库和Pub Med,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胫骨骨膜由隐动脉、膝下内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供养,利用这些血管骨膜支为蒂切取相应骨膜瓣覆盖骨折处,可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胫骨骨膜瓣的修复部位遍及胫骨上、中、下各段,为临床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提供诸多选择。
- 倪玉龙高顺红
- 关键词:胫骨骨膜瓣骨不连骨缺损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供血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摘要】目的通过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供血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探讨其作为受区供血血管,携带游离组织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38例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在术中对其中的16例16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转移前和逆行转移后的平均动脉压进行测量。所有患者均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血管和(或)神经损伤,小腿无可与游离组织瓣相吻合的血管,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外露和(或)骨髓炎。采用游离组织皮瓣,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以逆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作为受区供血血管。供区直接缝合或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16例16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转移前的近端顺行平均动脉压值为(81.6ztz12.4)mmHg,血管转移后的近端逆行平均动脉压值为(48.2±10.7)mmHg,为转位前平均动脉压值的59.07%,下降了40.93%。38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创面一期愈合。供区切口及移植皮片均一期愈合。术后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个月至2.5年,平均1.6年。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供血的动脉血压压力充足,逆行供血是可行的。以逆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受区供血血管,携带游离组织瓣为临床治疗小腿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效果确切。
- 高顺红冯仕明陈超于志亮赵刚焦成张志勇张文龙胡宏宇韩铁江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血压小腿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
- 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植骨修复胫骨骨缺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植骨修复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创伤性小腿胫骨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8~49岁,平均28岁。胫骨骨折部位:中段6例,下段13例。Gustilo分型:ⅢA型4例,ⅢB型14例,ⅢC型1例(胫前动脉损伤)。骨缺损长4.3~8.5 cm,平均6.3 cm;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5 cm^17 cm×9 cm。受伤至手术时间3~8 h,平均4 h。一期行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0 cm×6 cm^19 cm×11 cm;二期行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骨膜瓣切取范围6.5 cm×4.0 cm^9.0 cm×5.0 cm,植骨长4.5~9.0 cm,拆除外固定架改用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质地柔软,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平均22.5个月。自体移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5个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肢局部无疼痛及异常活动,恢复负重和行走功能。患肢长度恢复,与健侧相差0.5~1.5 cm;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马蹄足畸形等。末次随访时,参照Johner等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获优1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胫后血管肌间隙支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植骨是修复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倪玉龙高顺红张净宇董惠双张云鹏符健松
- 关键词:胫后血管骨膜瓣胫骨骨缺损软组织缺损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