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08YB01)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韩春鲜崔建新周尚哲常宏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扬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貌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遗址
  • 1篇沙地
  • 1篇沙地水分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水分
  • 1篇塔里木河
  • 1篇塔里木河干流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全新世
  • 1篇中全新世
  • 1篇考古
  • 1篇考古遗址
  • 1篇古气候
  • 1篇古遗址

机构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周尚哲
  • 1篇常宏
  • 1篇韩春鲜
  • 1篇崔建新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8世纪以来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塔里木河是南疆主要的经济生活水源,其河道变化会引起绿洲变化,从而导致人类活动发生变化。学者虽对历史时期的塔河变化有研究,但对18世纪以来的河道变化缺乏细致的研究,这一时期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日益增多的时期。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借助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对塔河干流沙雅以上和以下段分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8世纪20年代,塔河干流分南河、北河;18世纪50年代,南河与北河合为一条,沿北河位置行水;至19世纪10年代,塔河干流南移,在南河(即大干河)位置行水;以后至20世纪10年代,沙雅及其以上河段再次北移,沿北河位置行水,以下河段仍沿南河位置行水,称叶尔羌河或塔里木河。至迟在40年代中期,沙雅以下河段向北迁移,沿渭干河行水,形成现代塔里木河河道。20世纪以前河道变化主要受自然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河水量变化及河流自身运行规律影响比较大,在河道淤积基础上,水量变化是河流改道的主要原因;以后受人类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
韩春鲜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变化
河北及京津地区早中全新世文化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环境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根据考古学14C年代数据和考古遗存情况,结合高分辨率的地层和古气候研究资料,分析了河北及京津地区早中全新世文化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及影响遗址分布的地貌和气候因素。该地区早中全新世文化时间序列为: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10,000~8,800 yr BP)、新石器早中期之间的文化缺环(约8,800~7,300 yr BP)、7,300~6,500yr BP的磁山.兴隆洼.北福地一期三大文化系统并立发展时期以及6,500~6,000 yr BP的前仰韶文化时期。文化序列与气候序列对比发现: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文化分布空间来看,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早中全新世时期的文化分布在与当时海岸线平行的弧形地带上,这种分布格局与气候和地貌条件有关。在排除了地势高亢和海侵影响地区后,太行山东麓到古海岸线之间的弧形地带成为最佳选择。其次,从遗址分布高度来看,当时人仍居住在较高地貌面上,海侵及众多湖沼阻止了人类向东部平原腹地迈进的步伐。
崔建新周尚哲
关键词:全新世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古气候地貌
我国北方主要沙地水分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1年
全球干旱区约占陆地表面积40%的土地,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分作为连接干旱区诸多生态系统的中枢纽带和关键的非生物限制因子,为各种生态过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驱动力。对沙地水分的研究程度,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北方主要沙地水分的分布状况,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前景及方向做出展望。
刘泉均常宏
关键词:沙地土壤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