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5015)

作品数:34 被引量:157H指数:8
相关作者:董丽芳贺亚峰冉俊霞李树锋李雪辰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8篇阻挡放电
  • 28篇介质
  • 28篇介质阻挡
  • 28篇介质阻挡放电
  • 13篇斑图
  • 10篇放电
  • 9篇光谱
  • 6篇电子激发
  • 6篇电子激发温度
  • 6篇氩气
  • 6篇激发温度
  • 5篇等离子体
  • 5篇六边形斑图
  • 5篇壁电荷
  • 4篇振动温度
  • 4篇蒙特卡罗模拟
  • 4篇分子振动温度
  • 3篇中分子
  • 3篇气体放电
  • 3篇击穿电压

机构

  • 36篇河北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34篇董丽芳
  • 11篇李树锋
  • 11篇贺亚峰
  • 10篇刘富成
  • 9篇刘书华
  • 9篇冉俊霞
  • 9篇刘峰
  • 7篇李雪辰
  • 7篇范伟丽
  • 6篇毛志国
  • 6篇刘微粒
  • 4篇王志军
  • 4篇高瑞玲
  • 3篇尹增谦
  • 3篇李盼来
  • 3篇王红芳
  • 3篇齐玉妍
  • 3篇赵增超
  • 2篇赵海涛
  • 2篇谢伟霞

传媒

  • 1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1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物理学报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13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压氩气微放电通道中电子激发温度的时间演化被引量:19
2005年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采用光谱方法测量了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通道中的电子温度的时间演化 .选取波长为 6 96 5 4nm(2P2 → 1S5) ,76 3 5 1nm(2P6 → 1S5) ,772 4 2nm(2P2 → 1S3)的氩原子谱线进行了时间分辨测量 .实验发现在放电期间 ,电压波形开始下降 ,在放电熄灭后又开始上升 .高能级为 2P2 的跃迁 (772 4 2nm和6 96 5 4nm)比 2P6 的跃迁 76 3 5 1nm要延迟几十ns.根据其时间分辨谱 ,估算了微放电中的电子激发温度的时间演化 ,结果表明 ,电子激发温度并不是一个恒定值 ,而是随时间变化的 .当放电电流达到最大值 ,即电子密度达到最大值时 ,其电子温度并未达到最大值 ,而经过 2 0 0ns后才达到最大值 .
董丽芳冉俊霞毛志国
关键词: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电子激发温度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六边形与四边形混合结构
2007年
采用特殊的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首次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得到了六边形斑图、四边形斑图及它们的混合结构.分析了六边形斑图中晶轴的取向与缺陷对的特性.通过图像的相关运算得到了这种混合结构中六边形的空间位置分布.
贺亚峰刘微粒范伟丽董丽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混合结构
氩气放电中不同形状边界下的六边形斑图研究
2007年
采用双水电极实验装置,在1.01×105Pa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不同边界形状条件下得到的六边形斑图.实验发现,六边形斑图的形成及演化不随边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各种边界形状下得到的六边形斑图放电特性相似.还讨论了壁电荷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王红芳董丽芳刘微粒
关键词:六边形斑图壁电荷介质阻挡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中气流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中放电特性随气体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击穿电压、放电的空间分布、电流波 形等均随气体流量的改变而改变.击穿电压在静态气体中最高,随气体流量的增加呈现复杂行为;放电的空间 分布在气体流量增加过程中由类四边形斑图转变为均匀的类辉光放电,最后出现局部的条纹斑图;而此过程中 电流的脉冲数则先减小后增加.实验发现,存在一个适当的气体流量,使得击穿电压出现最低值,放电区呈现 均匀的类辉光放电.
董丽芳李树锋刘富成刘峰刘书华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气体流量放电特性
气体成分对等离子体斑图的影响
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大气压下研究了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气体成分对等离子体斑图(包括四边形斑图和六边形斑图)的影响.四边形斑图和六边形斑图的电压范围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实验测量了击穿电压随空气含量变化...
董丽芳刘富成李树锋刘峰刘书华
关键词:气体放电斑图击穿电压
文献传递
大气压氩气放电六边形斑图的电子激发温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特殊设计的气体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对大气压氩气放电六边形斑图的放电信号及激发光谱进行了测量。采用发射光谱强度比法,计算了放电丝呈六边形斑图时的电子激发温度。实验发现,随着驱动电压频率的升高,六边形斑图的电子激发温度明显升高,各放电通道之间的放电时间相关程度提高。该工作对控制斑图的形成和研究斑图动力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书华毛志国李树锋冉俊霞董丽芳
关键词:斑图介质阻挡放电电子激发温度
电子助进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中的光发射谱特性
2008年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为源料气体的电子助进化学气相沉积(EACVD)金刚石中的氢原子(Hα,Hβ,Hγ)、碳原子C(2p3s2p2∶λ=165.7nm)以及CH(A2Δ→X2Π∶λ=420~440nm)的光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气体温度随空间的变化采用温度梯度变化,研究了不同反应室气压及衬底温度下的光发射谱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衬底温度下各谱线强度均随气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气压较低时,谱线强度随衬底温度的增大而减少,而气压较高时,谱线强度随衬底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王志军董丽芳李盼来尚勇
关键词:金刚石蒙特卡罗模拟发射光谱
Ar/air介质阻挡放电丝的时空相关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特殊的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测量了大气压下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的击穿电压;利用光学方法测量了介质阻挡放电中放电丝的时空特性.发现随着空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击穿电压也随之升高,总光电流脉冲半宽度变窄,放电丝间的时空相关性变弱,放电丝的直径逐渐减小,亮度变暗.
贺亚峰刘微粒高瑞玲李树锋何寿杰冉俊霞董丽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击穿电压
中等pd值介质阻挡放电中等离子体温度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近大气压条件下,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得到了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在300~800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研究了中等pd值(约6.4×103Pa.cm)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电子激发温度与分子振动温度。实验选用两条ArⅠ谱线763.51nm(2P6→1S5)与772.42nm(2P2→1S3),用强度对比法测量电子激发温度,利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计算氮分子振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激发温度和分子振动温度均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电子激发温度随电压的变化速率大于分子振动温度的变化速率。
董丽芳齐玉妍高瑞玲刘峰李雪辰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
Air/Ar介质阻挡放电中正方形斑图的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在大气压Air/Ar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正方形斑图的特性随空气相对含量χ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正方形斑图的空间波长和运动速度随空气相对含量的变化关系曲线.实验发现:不同的放电气隙间距下,正方形斑图的空间波长均随空气相对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正方形斑图的运动速度也与空气相对含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当空气相对含量约为10%时,正方形斑图的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14mm/s.
范伟丽董丽芳李雪辰尹增谦贺亚峰刘书华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