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作品数:2,382 被引量:8,974H指数:30
相关作者:张林陈波唐永建贺红亮许云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70篇期刊文章
  • 140篇会议论文
  • 1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06篇理学
  • 322篇电子电信
  • 311篇化学工程
  • 244篇核科学技术
  • 2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6篇机械工程
  • 154篇金属学及工艺
  • 81篇电气工程
  • 41篇兵器科学与技...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3篇医药卫生
  • 17篇天文地球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生物学
  • 8篇建筑科学
  • 8篇水利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66篇激光
  • 114篇数值模拟
  • 114篇值模拟
  • 90篇光学
  • 85篇中子
  • 76篇分子
  • 66篇纳米
  • 62篇动力学
  • 61篇合金
  • 55篇聚变
  • 54篇金属
  • 53篇炸药
  • 51篇爆轰
  • 49篇冲击波
  • 46篇乙烯
  • 46篇脉冲
  • 43篇等离子体
  • 41篇有限元
  • 41篇橡胶
  • 40篇复合材料

机构

  • 1,780篇中国工程物理...
  • 42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59篇四川大学
  • 14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30篇中国工程物理...
  • 68篇中国工程物理...
  • 43篇清华大学
  • 41篇电子科技大学
  • 39篇表面物理与化...
  • 35篇重庆大学
  • 30篇西南交通大学
  • 28篇成都科技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国防科学技术...
  • 2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9篇南京理工大学
  • 17篇北京航空航天...
  • 16篇北京理工大学
  • 15篇北京大学
  • 15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68篇张林
  • 48篇陈波
  • 47篇许云书
  • 43篇唐永建
  • 40篇贺红亮
  • 39篇董志伟
  • 38篇罗顺忠
  • 38篇胡文军
  • 38篇王建华
  • 38篇经福谦
  • 34篇罗炫
  • 33篇傅依备
  • 32篇李平
  • 29篇李波
  • 29篇胡栋
  • 29篇汪小琳
  • 28篇王和义
  • 25篇彭其先
  • 24篇秦承森
  • 22篇孙颖

传媒

  • 366篇强激光与粒子...
  • 171篇物理学报
  • 130篇高压物理学报
  • 94篇原子能科学技...
  • 82篇爆炸与冲击
  • 66篇计算物理
  • 54篇含能材料
  • 41篇核技术
  • 41篇核电子学与探...
  • 37篇信息与电子工...
  • 35篇光学学报
  • 31篇材料导报
  • 30篇原子与分子物...
  • 26篇化工新型材料
  • 25篇稀有金属材料...
  • 24篇中国激光
  • 2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9篇化学研究与应...
  • 18篇太赫兹科学与...
  • 16篇核化学与放射...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5篇2019
  • 41篇2018
  • 95篇2017
  • 132篇2016
  • 151篇2015
  • 186篇2014
  • 189篇2013
  • 219篇2012
  • 200篇2011
  • 177篇2010
  • 173篇2009
  • 109篇2008
  • 110篇2007
  • 123篇2006
  • 100篇2005
  • 57篇2004
  • 48篇2003
2,3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学条纹相机时间扫描性能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对相机全屏扫速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基于相机整体的平均扫速及扫速非线性处理扫描时间的传统方法不能反映相机空间畸变现象,并且扫速非线性放大了数据处理不确定度,从而降低了相机应用价值。建立了一套基于全屏扫速及扫速不确定度的扫描时间精细处理方法,它自洽消除了相机的空间畸变和扫速非线性的系统性影响。开展了理论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精细处理方法很容易使扫描时间数据处理相对不确定度降低到1%以内,显著提高了条纹相机时间扫描精度和应用可靠性。
王哲斌杨冬张惠鸽章欢蒋小华王传珂况龙钰刘永刚朱托彭晓世张琛刘浩李志超李三伟
关键词:激光聚变
平面晶体谱仪弯曲谱线波长定标方法
2014年
为了满足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测量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平面晶体谱仪记录得到的弯曲谱线来进行波长标定的新方法。传统的参考谱线法需要已知两条以上谱线的确切波长才能进行波长标定,而利用弯曲谱线可以在不知道任何谱线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波长标定。通过对实验中所获得的铝等离子体Heα自发射谱线弯曲图像的分析,得到在目前所使用的谱仪条件下,该方法的波长定标精度可以达到2×10-4 nm。
赵阳青波熊刚胡智民韦敏习杨国洪张继彦杨家敏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
面向二进制数据帧的聚类系统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分离复杂无线网络环境下获取到的二进制数据帧,为后续协议逆向解析提供前提条件,实现了对复杂协议簇协议的聚类系统。首先使用AC算法挖掘出二进制数据帧中的频繁序列特征;然后创新地使用了Apriori算法搜索分析这些特征的关联关系,并且结合二进制流数据帧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四步剪枝处理;最后利用筛选出的特征通过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对二进制协议数据帧的聚类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存在TYPE字段的多层协议簇,还能进一步区分出多种协议间的层次关系。
岳旸孟凡治张春瑞李桐
关键词:无线网络APRIORI算法K-MEANS算法
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制备铜纳米团簇薄膜的沉积速率研究
2016年
采用等离子体气相凝聚技术并结合差分抽气技术产生铜纳米团簇束流,然后在衬底上沉积铜纳米团簇薄膜,研究了溅射电流、氩气流量和结露区长度对其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溅射电流和氩气流量,铜纳米团簇薄膜的沉积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结露区长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这主要归因于铜纳米团簇粒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化。铜纳米团簇薄膜主要由粒径约为几纳米的团簇颗粒组成,其结晶程度较低。
黄江磊罗江山李喜波王雅丽张建波易勇唐永建
关键词:沉积速率
PTFE含量对Pt/C/PTFE疏水催化剂氢水液相催化交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10%Pt/C催化剂,再将其与PTFE一起负载于多孔金属载体,制备Pt/ C/PTFE疏水催化剂。用XRD表征Pt/C催化剂上Pt晶相结构和粒径大小,Pt粒子平均粒径为3.1nm;SEM表征PTFE与Pt/C催化剂的分散状态,二者基本混合均匀,局部地方有因未均匀分散而形成的PTFE膜。由于催化剂疏水性不够,PTFE与Pt/C质量比为0.5∶1时,Pt/C/PTFE催化剂活性较低,比例增至1∶1,催化剂活性明显增加,而继续增加PTFE比例,有更多的Pt活性位被包覆在PTFE中,同时催化剂内扩散效应增加,催化剂活性又逐渐降低。对多孔金属载体预处理,PTFE与Pt/C质量比为0.5∶1时,Pt/C/PTFE催化剂活性增加,而比例升为1∶1时,催化剂活性降低。
胡胜肖成建朱祖良罗顺忠王和义罗阳明王昌斌
关键词:PTFE疏水催化剂
石英光纤的传能效率、损伤阈值和损伤积累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对激光起爆用全石英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Nd:YAG激光的传能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调Q激光源,单脉冲功率超过1 MW;传能光纤为阶跃折射率多模石英光纤,芯径有400μm、600μm两种,包层直径分别为440μm和660μm。研究结果表明:光纤芯径、数值孔径、长度等都会影响光纤的传能效率;当注入激光功率超过一定阈值后,光纤内的非线性效应,比如SRS和SBS将很明显,造成激光能量损耗;参照ISO/DIS 11254-1.2标准对光纤零概率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为58.6 J/cm2;光纤有匀化输出光斑能量分布的作用;光纤端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后,光纤仍可传输部分激光能量,并存在损伤积累效应。
高杨赵兴海赵翔苏伟程永生徐美健段文涛於海武
关键词:激光起爆传能光纤激光诱导损伤损伤阈值激光雷管
一种新型高时间分辨的光扫描装置设计被引量:6
2013年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对点火前分解实验的精密时间过程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时间分辨的光扫描装置。该装置根据光生载流子效应、波导传输和棱镜色散原理,采用全光学元件避免了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同时,瞄准1ps的时间分辨能力,对该装置的关键部件光扫描模块进行了计算设计与模拟分析,通过光路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扫描装置能够使信号光发生偏转效应得到时间-空间转换,进而为下一步的模块制作和实验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魏惠月徐涛王峰彭晓世韦欣刘慎业
关键词:光学器件光生载流子
聚α-甲基苯乙烯薄膜多孔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2015年
采用铸膜液对聚α-甲基苯乙烯(PAMS)薄膜在高湿度条件下形成多孔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MS的相对分子质量、PAMS浓度、环境温度/湿度、溶剂挥发性及液膜厚度等因素决定了薄膜表面孔洞的大小及其分布。液膜中水滴的运动是水滴间毛细管作用力和Bénard-Marangoni对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孔洞形成规则排列的主要驱动力。
杨睿戆徐嘉靖高聪马霜陈素芬罗炫方瑜李波
关键词:多孔薄膜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粘弹性被引量:7
1997年
讨论了硬质聚氨酯(HPUR)泡沫塑料所具有的明显粘弹性,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了验证,这些试验是:(1)不同加载速率(0.05~50mm\min)的压缩试验,(2)长时间蠕变与松弛试验(1729和2242h),(3)恢复试验;并用Kelvin粘弹性模型从理论上作出了证明。表明HPUR的粘弹性表现在对于瞬时加载速率的敏感性和对长时间受载的渐近阶跃式的非弹性变形效应,以及可恢复的残余变形。
郝松林孙卫明张家鹏屈明
关键词:粘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
冲击压缩下脆性材料中的破坏波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破坏波"(failure wave)的研究始于1991年RASORENOV等首次报道的在冲击加载应力低于或接近Hugoniot弹性极限(σHEL)时,在K19玻璃样品的自由面速度历程上观测到的反常的再压缩信号。它是指在冲击波极端条件下,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中的独特的压缩破坏现象。较为全面地回顾综述了在冲击压缩作用下脆性材料中破坏波的力学物理特性和形成机制,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结果。
陈登平黎明发贺红亮经福谦
关键词:冲击波破坏波脆性材料
共2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