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001791)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彤黄子通符岳方向韶罗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心肌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跳
  • 2篇心跳骤停
  • 2篇骤停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梗死
  • 2篇分化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心动描记术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黄子通
  • 6篇王彤
  • 5篇方向韶
  • 5篇符岳
  • 1篇杨柳青
  • 1篇罗志刚
  • 1篇何志捷
  • 1篇梁蔚文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肌梗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改进心功能及心肺复苏结果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及对其后进行的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C注射组和磷酸缓冲液(PBS)注射组,每组9只大鼠。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4周后再次开胸接受PKH26荧光标记的悬浮在PBS中的5×106MSC或仅用PBS梗死部位注射治疗,注射后2周及4周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4周时诱导心室颤动及进行心肺复苏,测量心肺复苏前及心肺复苏后4 h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在心肺复苏72 h后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注射磷酸缓冲液相比,注射MSC 2周(67%±4%vs 56%±5%,P<0.001)及4周后(67%±6%vs 53±13%,P<0.01)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心脏指数、dp/dt40、-dp/dt、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明显改善;虽然2组的复苏成功率没有明显区别,但72 h生存率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58.6±20.6 vs 26.1±21.6,P<0.05)。心肌组织病理切片发现有大量的PKH26标记的细胞存在。【结论】心肌梗死后MSC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同时也能明显改善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72 h生存时间。
王彤黄子通符岳方向韶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室颤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心肌梗死心功能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和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扩增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在诱导因子诱导下向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MSC,进行培养扩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用5-杂氮胞苷(5-AZA)诱导P3代MSC向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分化细胞。[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分析所培养的P3代细胞为纯度超过95%的MSC;P3代MSC经5-AZA诱导后1周,相差鼹微镜下见细胞呈长梭形、多核;2周可见肌管样结构;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肌钙蛋白I、结蛋白、α-肌动蛋白为阳性。[结论]MSC易分离和培养,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可连续传代,在5-AZA的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王彤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心肌样细胞
新型大鼠心跳骤停和复苏的机械装置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发由电磁阀系统总控制、压缩气体驱动的新型大鼠电刺激诱发心跳骤停和复苏的机械装置,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心跳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在6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的机械胸外按压和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5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5%。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的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结论本新型大鼠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减少实验的误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符岳方向韶王彤罗志刚杨柳青黄子通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机械装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血管疾病被引量:6
2008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通过取代缺血坏死的心肌细胞,在损伤区域形成新生血管,修复损伤的细胞外基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细胞活素(旁分泌作用)等作用机制来治疗心血管疾病,MSCs将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有前途的"种子"干细胞。
王彤黄子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血管疾病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stemcell,MSC)的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方法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在诱导因子诱导下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MSC,进行培养扩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用β-巯基乙醇(β-mereaptoethanol,β-ME)和丹参注射液诱导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分化细胞。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经丹参注射液和β-ME诱导,MSC可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出现胞体和突起,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巢蛋白(Nestin)呈阳性。结论:MSC易分离和培养,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可连续传代,诱导剂作用下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符岳王彤梁蔚文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
心肌梗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B超及心电图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后B超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重450~550g,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4周后再次开胸随机接受PKH26荧光标记的悬浮在磷酸缓冲液中的5×106/0.1mLMSCs或仅用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梗死部位注射治疗。结扎前、注射前、注射后2周及4周B超测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前壁厚度(LVSAW),注射后2周及4周时记录心电图并与结扎前、注射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注射PBS相比,注射MSCs2周及4周后EF明显提高,LVSAW明显变厚。注射MSCs后4周的心电图与结扎后相比,ST段明显改善。结论:心肌梗死后MSCs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王彤何志捷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超声心动描记术心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