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7B095z)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小松彭冬根殷勇高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太阳能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温差
  • 1篇稳态
  • 1篇集热
  • 1篇NTU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彭冬根
  • 3篇张小松
  • 1篇殷勇高

传媒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NTU的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是集太阳能光热转化和溶液再生于一体的装置,它能有效实现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的溶液再生。通过自定义总温差(ΔT0)和量纲1散热系数(hz)两个变量,得到以传热单元数为自变量的量纲1耦合传热、传质模型,并通过与相关实验对比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空气和溶液入口参数变化对溶液集热再生性能影响分析,发现空气入口温度提高12℃、湿度降低12 g·kg-1,溶液出口浓度升幅分别提高30%和70%以上;溶液入口温度提高30℃,溶液出口浓度升幅提高160%以上。对4组量纲群分析,得到传热单元数NTU、流量比ASMR、总温差ΔT0和Lewis数Le的增加都能促进溶液再生。逆流再生比顺流再生的出口浓度增幅能提高10%左右。
彭冬根张小松
太阳能空气预处理溶液再生装置稳态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太阳能空气预处理溶液再生装置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有效溶液比ESP的下降,再生器溶液出口浓度、再生效率η_z以及溶液蓄能密度SC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在采用较小的溶液质量流量和较高再生器进口溶液浓度下,通过降低有效溶液比ESP均能明显提高蒸发率G;空气质量流量m_a对再生性能的影响,除盲区和下降区外,有效溶液比ESP降低对再生性能提高显著。这些都说明了空气预处理再生装置具有极大提高溶液再生性能的潜力。
彭冬根张小松
一种新型溶液再生装置理论性能研究——太阳能空气预处理溶液集热/再生装置被引量:10
2008年
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南方夏季高湿天气的新型溶液再生装置——太阳能空气预处理集热/再生装置,它能使溶液除湿冷却空凋系统的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实现再生。理论研究发现新型溶液再生器内空气和盐分存在一个匹配流量比ASMR^*及与之相对应的最大理论蓄能密度SCmax。理论计算发现在Tz=60℃、Cdil.sol=0.3条件下,当Yin由29g/kg下降到14g/kg时,匹配流量比ASMR^*值稳定在26~27范围内,而最大蓄能密度阳SCmax。增大了50%。在定义有效溶液比(ESP)和有效蓄能密度(ESC)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理论计算得出当ESP由100%下降到67%时,ESC不降反升;溶液出口浓度Cstr.sol由0.4升高到0.49,相对于浓度为0.3的稀溶液浓度升幅达90%。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空气预处理再生装置具有极大提高溶液除湿冷却空调系统性能的潜力。
彭冬根张小松殷勇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