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 作品数:22,248 被引量:115,048H指数:71
- 相关作者:雷虎民胡寿松张科张安潘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年份
- 348篇2023
- 696篇2022
- 731篇2021
- 739篇2020
- 782篇2019
- 1,091篇2018
- 1,064篇2017
- 1,127篇2016
- 1,205篇2015
- 1,304篇2014
- 1,299篇2013
- 1,352篇2012
- 1,289篇2011
- 1,162篇2010
- 1,045篇2009
- 966篇2008
- 917篇2007
- 896篇2006
- 756篇2005
- 583篇2004
- 基于肤色与运动特征的人脸跟踪方法
- 针对彩色视频序列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与运动特征的人脸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目标的肤色特征与运动特征,并利用Condensation滤波框架原理,用组合的肤色与运动特征来表征粒子权重,避免了光线与类肤色像素对肤色特征...
- 夏思宇潘泓金立左夏良正
- 关键词:人脸跟踪肤色
- 文献传递
- 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轴稳定算法被引量:1
- 2011年
- 对于红外空空导弹,在对两轴平台光轴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横滚/偏摆结构的两轴平台,提出了一种融合了动态规划思想的光轴超半球稳定算法。通过仿真,检验了光轴稳定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实现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轴的超半球稳定性,具有较高的稳定精度和快速的跟踪能力,对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 毛峡刘言梁晓庚
-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红外导引头
- 多平台协同控制与协同目标分配方法被引量:4
- 2008年
- 由于平台之间信息和计算是高度分布的,平台的运动以及通信拓扑的变化,使得集中式协调控制结构很难实现。以最小通信量为基础的分散协同控制具有可扩展性、异构性和动态可重构性等特点,可靠性和鲁棒性较好。提出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多平台协同控制系统结构,集中控制主要实施任务分配、通信管理以及编队管理,而平台之间则可在有限通信基础上实施分散化的局部规划、协调与控制,研究了多平台协同任务管理、规划与控制等主要关键技术。并以多平台协同多目标跟踪为例,研究了信息滤波与分散化信息融合算法,以多平台对目标感知总的互信息增量作为效能指标,实现了多平台多目标最优任务分配及多平台协同感知目标信息的极大化。
- 吴雯漫周锐
- 关键词:协同控制任务管理
- 运用Hough变换提高直线检测效率被引量:18
- 2012年
- 针对hough变换检测直线段中的运算速度慢、占用内存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检测直线段的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减半采样处理,采用从大概到精确的检测策略,减小运算量;其次采用soble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最后,在经典的hough变换的方法上增加了边缘梯度幅度进行限制,减小了坐标转换的次数,并将断开的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连接起来。
- 祁宝英
- 关键词:图像处理HOUGH变换
- 基于树形结构的两级质量功能配置模型被引量:5
- 2000年
- 对传统质量功能配置模型的缺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两级质量功能配置模型。该模型通过树形结构反映产品开发和系统设计的层次递阶关系,分层动态地反映了产品开发系统的全局,使质量功能配置模型能与产品开发及其过程管理实现有机的结合。
- 徐亚斌秦现生武子肪杨小兰彭炎午
- 关键词:质量功能配置树形结构企业
- 基于模态应变能诊断结构破损的修正方法被引量:82
- 2000年
- 针对单元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破损时由于模态截断引起的计算误差等问题 ,改进了求解系统特征向量导数的典型模态法 ,提出了仅用部分低阶模态来确定结构破损位置和大小的修正方法 。
- 史治宇张令弥吕令毅
- 关键词:模态分析故障诊断
- 潜艇规避主动声纳浮标自主决策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主动声纳浮标可以实现对潜艇的精确定位,但易被潜艇感知采取机动规避措施,为了有效减少被主动声纳浮标发现的概率和暴露时间,提出了潜艇自主规避的决策算法,并针对一型主动声纳浮标阵探测进行仿真,分析探测概率变化规律,由此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 孙明太秦锋陈遵银
- 关键词:潜艇规避
- 软管锥套式空中加油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4年
- 针对自主空中加油研究中软管锥套运动模型过于简化,现有建模方法又存在成本高、计算量大、软管长度恒定等缺陷的问题,根据集中参数法原理,提出了一种长度可变的多级串联理想单摆系软管锥套运动模型.同时考虑软管收放、加油机牵连运动、重力、定常流、大气扰动、加油机尾流等内外部因素,推导了迭代形式的变长度软管锥套三维运动方程.由摆长约束导出了求解软管拉力的代数线性方程组,进而给出了模型稳定性证明和适用条件.通过数值仿真,测试了锥套阻力、平衡位置、软管收放等稳态特性,分析了加油机滚转运动、尾涡流场对软管锥套的动态影响以及软管甩鞭现象的产生机理.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 王海涛董新民窦和锋薛建平
- 喷丸件表面粗糙度及其对疲劳极限的影响被引量:8
- 1991年
- 本文对40Cr钢淬火后200℃和550℃回火的两种试样,进行了多种规范的喷丸,然后测定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和疲劳极限。提出了表面粗糙度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的半解析表达式以及疲劳源在表面时疲劳极限的预测方法。
- 李金魁王长利姚枚王仁智
- 关键词:喷丸残余应力粗糙度
- 超磁致伸缩泵悬臂梁阀流固耦合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提出了一种采用悬臂梁式吸排油阀的超磁致伸缩液压泵结构,针对泵用悬臂梁阀工作时的流固耦合特性,基于单自由度振动理论与流固耦合作用下阀片振动参数等效计算原则,对超磁致伸缩泵悬臂梁被动阀进行了线性化数学建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为研究其非线性特性,基于流固耦合力学原理,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泵悬臂梁被动阀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Comsol-CFD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数值求解。然后依据求解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阀片主要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超磁致伸缩泵悬臂梁被动阀的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相关依据。最后,通过不同厚度悬臂梁阀片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开启位移的线性理论结果与非线性数值结果的对比完成了模型验证,实验测试了超磁致伸缩泵的流量特性与阻断压力特性,得到了该泵峰值驱动频率为300Hz左右。
- 朱玉川陈龙杨旭磊
- 关键词:超磁致伸缩材料流固耦合等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