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118B05)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向晖徐军徐莉释栋田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吸收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吸收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义齿
  • 1篇义齿基托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牙周炎
  • 1篇下颌
  • 1篇基托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篇冯向辉
  • 1篇孟焕新
  • 1篇张立
  • 1篇徐军
  • 1篇田雨
  • 1篇释栋
  • 1篇刘向晖
  • 1篇徐莉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牙槽嵴骨吸收程度不同下颌中性区外形变化初探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无牙颌患者在牙槽嵴骨吸收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下颌中性区外形的变化,以期寻找恰当的义齿磨光面设计。方法选择20例无牙颌患者,根据患者上下颌弓关系,分为3组。第一组:牙槽嵴轻度吸收患者:第一类无牙颌,上下颌弓关系正常,共6例;第二组:牙槽嵴中度吸收患者:第二类无牙颌,上下颌弓关系正常,共7例;第三组: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第三类无牙颌,上下颌弓关系为反耠,共7例。通过患者充分主动的肌功能整塑,较准确地形成中性区外形,以此作为义齿磨光面,使用三维牙颌模型激光扫描仪对上下颌模型及磨光面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和重建。分别在双侧磨牙区和前磨牙区作垂直于磨光面轴线的垂面,将磨光面及上下颌模型一并切开,得到截面。观察截面形态,并在各截面上测量下颌舌侧磨光面外形曲线拟合直线与殆平面所成的角度。结果从截面形态可见,第一组患者颊舌侧磨光面形态均为凹形;第二组患者颊舌侧磨光面形态均未见明显凹陷,为略凸或直形;第三组患者磨光面形态呈倾斜状。第一、二、三组患者下颌舌侧磨光面外形曲线拟合直线与耠平面所成的角度分别为(80.40±3.51)°、(90.38±2.71)°和(96.59±5.00)°。结论牙槽嵴骨吸收程度不同,下颌中性区外形有所不同,提示临床上在设计义齿磨光面外形时,应考虑牙槽嵴的吸收程度及上下颌弓关系。
刘向晖徐军
关键词:义齿基托
侵袭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评价未经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槽骨吸收状况并分析与牙槽骨吸收状况有关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108例未经治疗的AgP患者[男45例,女63例;年龄≤25岁者34例(A组),>25岁者74例(B组)]进行吸烟状况和教育背景的问卷调查,并测量全口牙邻面位点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浅袋:PD=3、4 mm,中袋:PD=5、6 mm,深袋:PD≥7 mm);根据全口X线根尖片评价邻面牙槽骨吸收状况(轻、中、重度骨吸收).结果 实际共测量了2841颗牙.浅袋与轻度骨吸收(r=0.518,P=0.000)、深袋与重度骨吸收(r=0.366,P=0.000)均呈正相关;AgP患者男性轻、中、重度骨吸收牙数(分别为7.1±6.2、12.5±4.7、5.1±0.6)与女性(分别为8.7±6.3、12.9±4.8、4.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07、0.671和0.413);B组中、重度骨吸收牙数(分别为13.6±4.2、5.2±3.7)显著多于A组(分别为11.0±5.5、3.6±3.5),P<0.01;受过高等教育和未受高等教育者轻、中、重度骨吸收牙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314、0.862和0.407);吸烟是重度骨吸收AgP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OR=1.961).结论 AgP患者PD与牙槽骨吸收程度相关;年龄和吸烟是影响AgP患者牙槽骨吸收的重要因素.
徐莉孟焕新张立冯向辉释栋田雨
关键词:牙周炎牙槽骨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