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7105950805M23)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戚冰陈国华肖珍夏阳陈丽洁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均匀沉淀法制备SBN50陶瓷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硝酸盐和NbF5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Sr0.5Ba0.5Nb2O6(SBN50)前驱体。对前驱体及SBN50陶瓷的结构及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经900℃煅烧可合成纯相SBN50粉体,颗粒平均粒径为100~200nm,较固相法低100~200℃。1400℃烧结制备的陶瓷相对密度达93%,无晶粒异常长大,在60℃附近有一明显弥散介电峰,tanδ峰值温度随频率增加移向高温。室温10kHz下,其εr为1500,tanδ为0.025。
- 陈国华刘俊涛戚冰唐林江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匀沉淀法介电性能弥散相变
- SnO_2掺杂SBNS陶瓷的微结构与介电性能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以化学纯BaCO3,SrCO3,Nb2O5和SnO2粉末为原料,制备0.7BaO.0.3SrO.ySnO2.(1-y/2)Nb2O5(y=0.01~0.07,缩写为SBNS)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阻抗分析仪研究掺杂SnO2对SBNS陶瓷的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20℃烧结可获得致密SBNS陶瓷;SnO2掺杂对SBNS陶瓷相结构无影响,晶相仍为单一的四方钨青铜固熔体结构;随着SnO2掺杂量的增加,SBNS陶瓷的介电常数减小,居里温度向低温区移动;SBNS陶瓷具有弥散相变的特性,是典型的介电弛豫体。
- 夏阳陈国华肖珍戚冰陈丽洁
- 关键词:介电性能弥散相变微结构
- 掺杂Ca^(2+)和Mg^(2+)对SBN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分析纯的碳酸锶、碳酸钡、碳酸钙、氧化镁和五氧化二铌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掺杂Ca(Mg)的Sr0.5Ba0.5Nb2O6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阻抗分析仪,研究掺杂样品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和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a2+掺杂量≤0.23mol时,Ca2+取代钨青铜结构中A位的Sr2+和Ba2+,随Ca掺杂量的增加,SBN晶格常数逐渐减小。介电温谱曲线显示:在150℃和330℃处出现介电双峰;当Ca2+掺杂量≥0.28mol时,出现第二相CaNb2O6,此时对应(Sr,Ba,Ca)Nb2O6的介电峰逐渐消失。Mg掺杂的所有陶瓷样品,XRD谱呈现SBN50与MgNb2O6两相共存的情形。在150℃和310℃处同样出现介电双峰,随着Mg掺杂量增加,介电峰为1个单峰,并移向低温。
- 陈国华戚冰
- 关键词:介电性能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