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18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潘良明陈德奇袁德文王小军黄彦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核科学技术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汽泡
  • 4篇汽泡生长
  • 3篇竖直
  • 3篇流道
  • 3篇换热
  • 2篇圆管
  • 2篇热系数
  • 2篇微通道
  • 2篇换热系数
  • 2篇格子BOLT...
  • 2篇高宽比
  • 2篇波形板
  • 1篇电缆
  • 1篇堆芯
  • 1篇堆芯燃料
  • 1篇堆芯燃料管理
  • 1篇对换
  • 1篇压降
  • 1篇压降特性
  • 1篇严重事故

机构

  • 1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0篇重庆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中国核动力院

作者

  • 8篇潘良明
  • 7篇陈德奇
  • 6篇王小军
  • 6篇袁德文
  • 4篇黄彦平
  • 3篇李隆键
  • 2篇张炳雷
  • 2篇崔文智
  • 2篇徐进良
  • 2篇王晓墨
  • 2篇廖全
  • 2篇肖泽军
  • 2篇黄素逸
  • 2篇曾建邦
  • 1篇孙奇
  • 1篇赵华
  • 1篇魏华
  • 1篇杨瑞昌
  • 1篇何英青
  • 1篇蒋序伦

传媒

  • 9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圆管内流量波动流动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流量周期性变化时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数值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流量波动时阻力变化与流量变化具有相同的周期,但流量的变化相对于压降变化存在一个相位差,且在层流时的相位差明显大于紊流时;通过特征线法(MOC)对与实验相同流动条件时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相同的结论。
王畅高璞珍
关键词:压降相位差
舰船核动力装置电缆老化管理研究
电缆为舰船核动力装置连续不断地输送电能及信号。电缆大多在高温强辐照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且在寿命期内无法更换,为此通过研究电缆老化管理方法,保证电缆全寿期管理,为计划性维修提供科学依据。电缆老化管理是针对众多电缆分层次研究,...
魏华陈淼陈涛
关键词:电缆
文献传递
严重事故条件下压力容器完整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堆芯熔融物堆内滞留(In-Vessel Retention,IVR)是以AP1000为代表的第三代轻水反应堆严重事故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严重事故条件下保证压力容器完整性(Reactor Vessel Integrity,RVI)的典型方法之一。该文综述了国外在严重事故条件下压力容器完整性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现状,总结了相关的试验装置、试验方法以及基于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经验关联式,评价了严重事故条件下压力容器完整性数值分析的工具和方法,以第三代压水堆热工水力技术为工程背景,探讨了严重事故条件下压力容器完整性热工水力基础研究的方向。
文青龙陈军卢冬华赵华
关键词:严重事故IVR
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轨迹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6
2003年
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及自行研制的计算机程序对波形板汽水分离器中液滴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波形板中液滴轨迹的数值模拟可以为优化波形板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王晓墨黄素逸
关键词:波形板
竖直矩形窄流道内汽泡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在1个大气压下对间隙为2mm的竖直矩形窄流道内向上过冷流动沸腾的壁面汽泡生长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用高速摄像仪以5000fps的速度拍摄512×512pixel的图片,得到了不同工况(变热流密度和变质量流量)下各汽泡的生长数据。计算了汽泡生长的平均当量直径(Dc)与汽泡生长时间的关系;拟合出汽泡生长的指数曲线。研究发现,拟合指数曲线可较好地预测窄流道内汽泡生长,拟合指数曲线的系数K和n值与传统大流道的情况有较大区别;K与Ja数的关系不像传统大流道那样明显;n值在0.339~0.914之间变化。
陈德奇潘良明袁德文邓杰文王小军
关键词:汽泡生长
不同系统压力下汽泡生长特性及压力影响机理分析
2011年
为了探讨系统压力变化对窄流道内汽泡生长的影响,在不同系统压力(0.1~1 MPa)下采用高速摄像仪对2 mm竖直矩形窄流道内的汽泡生长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表明,发现在0.1~0.3 MPa下汽泡的生长主要在核化点处进行,但在较高压力(ps≥0.6 MPa)时汽泡生长主要是在滑移中进行,汽泡的尺寸也显著减小;由于汽泡行为发生变化,不同系统压力下加热壁面上的换热状况有着很大区别。用拉普拉斯数(La)和时间因子(ξ)分别对汽泡半径和汽泡生长时间进行无量纲化后,无量纲汽泡生长曲线遵循指数曲线变化;指数曲线的系数k随系统压力升高而减小。
陈德奇潘良明袁德文黄彦平
关键词:汽泡生长
低高宽比矩形微通道中流动沸腾的压降特性
2007年
以甲醇为工质,在不同进口温度、质量流率、热流密度和倾角下,对低高宽比矩形微通道中流动沸腾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均相模型和分相模型对通道压降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发现,均相模型中两相平均粘度的计算应当采用Dukler公式,用其他计算式时误差较大;利用Lockhart- Martinelli关系式进行的分相模型计算发现,现有C值计算公式,如Chisholm,Lee and Lee,Mishima及Qu and Mudawar等,都不能用于预测该实验中低高宽比微通道的两相压降。实验发现当通道中含气率相对较高时,汽液两相间相互作用随x升高而减小,需采用一随质量流率减小而减小的C值计算式。通过实验提出了基于Mishima公式的C值计算式,用该公式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6.9%。
张炳雷徐进良肖泽军
关键词:压降特性微通道
窄通道中过冷沸腾汽-液界面凝结换热系数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以5000 fps的拍摄速度对竖直矩形窄缝流道内过冷沸腾的汽泡凝结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并考虑对流换热以及热边界层增厚对凝结换热的影响,得到了无量纲汽泡直径β和界面凝结换热努塞尔特数Nu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与实验数据比较,预测误差在±25%以内。
袁德文潘良明陈德奇王小军
关键词:换热系数
沸腾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被引量:8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气液相变过程的格子Boltzmann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液化和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液化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气相的体积分数、液相和气相的密度与理论解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8%、0.23%、0.32%,而蒸发过程的计算结果相应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08%、0.48%、0.20%,较前人研究的结果更接近理论解.为进一步验证该模型模拟复杂相变问题的可行性,利用该模型对池内沸腾和垂直管道中的流动沸腾现象进行了模拟,观察到气泡随时间变化不断长大,气泡受浮升力的影响脱离壁面,以及气泡在液相中上升时发生碰撞、聚合等现象.
曾建邦李隆键廖全崔文智陈清华潘良明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相变池内沸腾
介观尺度下界面特性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宏观热力学理论分别导出vander Waals,Redlich Kwong和Redlich Kwong Soave状态方程的介观粒子相互作用势,发现均与Lennard-Jones势十分相似.为考察介观尺度下界面特性,将自由能泛函引入到单组分多相格子Boltzmann模型中,通过对不同状态方程控制的饱和密度曲线以及界面密度梯度的模拟,准确地再现了平衡态热力学特性.通过对单组分相变过程的模拟,结果显示该过程是气泡的长大过程,且在特定温度下,相分布图最终趋于平衡;得到了体积自由能、界面能量系数等考察界面特性的非平衡态热力学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均遵循不可逆热力学理论.
曾建邦李隆键廖全黄彦平王锋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自由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