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131)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倪卓王帅邢锋杜学晓梁伟杰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微胶囊
  • 4篇树脂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自修复
  • 3篇聚酯
  • 2篇动力学
  • 2篇增韧
  • 2篇环氧
  • 2篇环氧树脂
  • 2篇建筑材
  • 2篇建筑材料
  • 2篇不饱和聚酯
  • 1篇丁酯
  • 1篇断面形貌
  • 1篇形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玄武岩纤维
  • 1篇硬脂酸丁酯
  • 1篇原位聚合

机构

  • 10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0篇倪卓
  • 5篇王帅
  • 5篇邢锋
  • 4篇杜学晓
  • 2篇曾李蓉
  • 2篇黄志斌
  • 2篇林燕玲
  • 2篇苏晓敏
  • 2篇单晓凤
  • 2篇梁伟杰
  • 1篇赖力
  • 1篇刘士德
  • 1篇华文语
  • 1篇周莉
  • 1篇王淼
  • 1篇李伟文
  • 1篇田生礼
  • 1篇杨心怡
  • 1篇林柳丽
  • 1篇王应

传媒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化学与粘合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饱和聚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制备不饱和聚酯试样,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出了拉伸性能、伸长率、弹性模量与试样配比的关系,研究不饱和聚酯的优化配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饱和聚酯断裂形貌进行表征,镜面状态断裂面表明不饱和聚酯拉伸性断裂为脆性断裂。碱溶液对不饱和聚酯腐蚀性作用较强,随着碱溶液的浓度增加,腐蚀性作用增大。通过腐蚀性实验表征了不饱和聚酯渗透系数,渗透过程符合Fick定律。
倪卓单晓凤梁伟杰栾岚苏晓敏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正交试验力学性能
微胶囊对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韧作用被引量:21
2011年
使用脲醛(Urea-formaldehyde)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E-51)和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Melamine-urea-formaldehyde)-环氧树脂微胶囊(E-51)制备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样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微胶囊对微胶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胶囊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降低;微胶囊质量分数小于2%时,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弯曲应变有所提高;大于2%时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弯曲应变下降。微胶囊对环氧树脂有增韧效果,微胶囊表面越粗糙,粒径越小,增韧效果越明显。在裂纹扩展区,大部分微胶囊破裂,裂纹终止区,大部分微胶囊剥离。
倪卓杜学晓王帅梁伟杰苏晓敏单晓凤
关键词:微胶囊增韧断面形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PEEK/HA生物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被引量:4
2012年
缩聚合成聚醚醚酮,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制成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用热重分析法研究其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材料热分解起始温度在500℃以上,热稳定性好;升温速率对热重曲线有重要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加快,热失重曲线向高温区平移,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提高,反应临近结束的拐点温度也提高;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大,该复合材料的最大分解速率逐渐降低,热稳定性优于聚醚醚酮.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该复合材料对Hela细胞无明显毒性,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
倪卓王应华文语田生礼刘士德王淼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醚醚酮热稳定性分解动力学
一种水溶性囊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以水为囊芯,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为囊壁,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法合成一种水溶性囊芯的微胶囊,微胶囊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约100μ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和芯/壁比例等对PET微胶囊大小和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
倪卓杜学晓邢锋曾李蓉魏爱云黄志斌
关键词:微胶囊
不饱和聚酯/微胶囊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被引量:7
2010年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囊芯,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微胶囊,制备不同微胶囊含量的聚酯/微胶囊材料.通过电子拉力机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断面形貌.微胶囊对聚酯材料具有增韧和修复作用.自修复机理是微胶囊在裂纹前端应力作用下,囊壁出现破裂,囊芯环氧树脂流出并流入裂缝,将裂缝面黏合,达到自修复效果.自修复材料的设计及工程应用,对延长材料在受到冲击、加载和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倪卓张萍林燕玲王帅李伟文黄中伟
关键词:微胶囊增韧自修复材料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在水泥混凝土及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对玄武岩纤维在建筑材料中的耐久性问题进行了评述。
王帅倪卓邢锋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建筑材料耐久性
聚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合成了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并作为功能材料设计自修复聚酯/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对微胶囊功能材料和自修复材料进行研究。碳纤维能够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在材料损伤过程中,控制裂缝的宽度。微胶囊具有增韧效果和自修复能力。经过拉伸复合材料内部产生裂纹。微胶囊在裂纹前端应力的作用下,囊壁破裂,囊芯流出润湿裂纹表面粘接裂纹,实现材料自修复。裂纹终止的形式包括微胶囊破裂终止、碳纤维阻碍终止和裂纹交叉终止。
倪卓林燕玲王帅林柳丽邱利明
关键词:扫描电镜微胶囊微裂纹
UF微胶囊合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为囊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UF环氧树脂微胶囊.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及微胶囊囊壁合成反应过程中的速率方程.测定不同温度下甲醛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和反应级数;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k与温度T进行回归,计算出化学反应活化能E.研究反应温度、甲醛和尿素物质的量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微胶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倪卓杜学晓王帅邢锋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反应动力学微胶囊脲醛树脂原位聚合
表面活性剂对自修复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混合物为囊芯,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MUF)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一种用于自修复材料的微胶囊,研究了阴离子、非离子和高分子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表征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貌等性质,用圆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水溶液/环氧树脂的界面张力,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粒径和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BS有助于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形成,SDBS水溶液/环氧树脂的界面张力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SDBS质量分数为0.5%后趋于稳定;在该条件下形成的MUF环氧树脂微胶囊形态良好,分散均匀,无粘连现象.
倪卓杜学晓邢锋周莉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微胶囊环氧树脂自修复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储能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密胺树脂(MF)和聚酯树脂(PET)为囊壁,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胶囊的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胶囊的储热性能,发现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表面粗糙,储能效果明显,稳定性好。利用MF/硬脂酸丁酯微胶囊制备了具有相变储能功能的建筑材料,微胶囊在水泥和涂料等基体中分布均匀,界面良好,该储能建筑材料具有相变储热能力,其储热性能与微胶囊掺量成正比。
倪卓石开勇黄志斌赖力杨心怡曾李蓉邢锋
关键词:微胶囊相变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硬脂酸丁酯储能建筑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