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60)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闫德亮金荣权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周代番国青铜器及其历史地理论考被引量:2
- 2014年
- 番国,为祝融八姓中己姓的一支,春秋以前在中原北部立国,至春秋前期南迁至淮河上游的信阳市平桥区一带,或称"鄱"、"潘"。后世出土为数较多的番国青铜器,铜器铭文多自称"番君"、"番伯"、"番子"等。番国在春秋时期较早归于楚国,从信阳平桥区向东迁移至固始县。公元前504年吴人伐楚,获潘子臣,取番地,番国最终消失。番国贵族在春秋中期便入楚王室为官,如潘崇、潘尫、潘党等。尤其是潘崇,在春秋时期楚国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番国文化呈现出中原文化、淮河流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
- 金荣权
- 从九黎到三苗再到苗族——兼论蚩尤神话与文化被引量:5
- 2015年
- 蚩尤所统领的九黎族是神话时代东夷集团继太昊、少昊之后崛起的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它们在与华夏集团黄帝部落联盟的涿鹿之战中或融合于华夏族,或迁徙至江汉地区形成三苗。三苗在与华夏集团尧、舜、禹部落联盟的战斗中或融合于华夏族,或迁徙到西南的云贵川地区,成为今天苗族的祖先。蚩尤是部落联盟首领,其先进的农耕、冶金、巫教文化促进了九黎族的发展,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同时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坚实基础。蚩尤是苗族的始祖神,他同炎帝黄帝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闫德亮
- 关键词:三苗苗族蚩尤
- 周人的发展壮大及其华夏观浅说
- 2016年
- 与夏人商人同时代的周人,以农业立国得名。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周人几次辗转迁徙,积极主动同大族联姻,不断地征伐融合周边民族,分封诸侯建邦立国,建构起了强大的周王朝。周人的华夏观引领着周人的发展历程,周人弱小时从戎狄之俗,转机时兴华夏之道,振兴时参与华夏事务管理,强大时做华夏领袖。周人的华夏观加速了周人前进的步伐,促进了民族整合,使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华夏民族国家"空前发展与壮大,为秦汉华夏—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
- 闫德亮
- 关键词:周人
- 早期民族融合与古代神话定型
- 2013年
- 早期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形成与古代神话的传播与定型相随相助。上古神话时代是"万邦林立"、"众神并存"的无中心神时代。早期部族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最后归融到华夏族,龙图腾在部族融合中起到了麾领的作用。夏商周三代"天帝观"揭开了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序幕,五行与五方文化背景下生成了人神合一的五帝系统,诸子托古改制创造出了历史化的五帝系统。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使五帝系统得以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进程。五帝系统的形成是以对神话的改造和对上古历史的"重写"为基础的,它不仅是维护夏以来家天下的需要,也是维系华夏民族的需要,是传统文化的最终选择,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
- 闫德亮
- 关键词:古代神话
- 论凌家滩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族群便已较大规模地迁徙,其中南移至凌家滩的一支成为皖中地区东夷的主要族群。
- 金荣权
- 关键词:淮河中游族群迁徙文化融合
- 周朝的文化建设与神话改造被引量:2
- 2017年
- 周朝建立后,在对前朝文化"损益"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周朝的"天命观""祖神祭祀""社神崇拜"较前朝都有所改变。周朝对古代神话的改造,确立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体系。周朝主流文化的构建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框架与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周朝的文化建设举措加速了周文化的推广与统一,促进了诸夏的凝聚及其与其他民族的内外融合,确立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的领袖地位,壮大了华夏族,为秦汉华夏—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 闫德亮
- 关键词:周朝文化建设
- 商人的发展及其神话浅说
- 2017年
- 商人以其始祖契封于商而得名。作为华夏集团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商人发祥于河北南部、辗转发展壮大于河北河南山东一带,最后代夏而政,实现了由邦国向王国的转变,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商朝。作为邦国的商人和作为王国的商朝,他们秉持天命观的意识,尊崇多元化的神灵,频繁祭祀占卜,用神权行使王权,用王权维护神权,形成祖先、天神、地祇崇拜体系。商人的这种神话文化促进了商人的发展,加强了王权的权威,维护了商朝的统一,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壮大了华夏族的规模。
- 闫德亮
- 关键词:商人发祥地
- 古代神话:民族精神的源头圣地被引量:3
- 2018年
-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历史,它孕育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心系民众的责任意识、改造世界的自强性格、不畏艰难的担当品质、不屈不挠的追求禀性、勇于牺牲的无私情怀、和合同心的共进品格"的精神内涵滋养下,团结奋进、执着进取、牺牲奉献,不断发展壮大、由富到强,并一步步迈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 闫德亮
- 关键词:古代神话民族精神
- 妈祖传说的古代神话模式解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产生于宋代福建的妈祖传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愈来愈丰富神奇。妈祖传说和产生于两三千年以前中原地区的古代神话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产生背景、感生模式、神格特征与演进轨迹。后起的妈祖传说是对古代神话的模拟,它再现了古代神话的原有模式与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同时也对古代神话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是时代产生的新神话,丰富了中国神话的宝库。妈祖传说是客家人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形象描摹与精神寄托,是客家人对古代神话的追忆和对远古始祖的感念。妈祖传说与古代神话同源同根,文脉传承,其源在中原,根在华夏。
- 闫德亮
- 关键词:远古神话客家文化中原文化
- 从神话传说看徐国的族源与迁移被引量:2
- 2015年
- 徐国之族源可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东方大神帝俊,帝俊也可称为后代东夷部族共同的祖先神。后来帝俊部落联盟发生分化,各个氏族独立发展,并向四方迁徙。其中仍居于山东一带的太皞和后来的少昊部族得以壮大,少昊之后大业有子曰伯益在舜时因有大功而赐为嬴姓,而徐国(徐氏)正是其中的一支。作为东夷之一支的徐人在商代本居于山东南部曲阜附近,曲阜以东和以南龟、蒙、凫、峄四山一带都是以徐人为首的东夷各部的活动地。西周初年在鲁人的打击下,被迫南迁至淮河两岸。徐国在公元前512年为吴所灭。
- 金荣权
- 关键词:东夷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