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4-03)

作品数:29 被引量:591H指数:13
相关作者:穆兴民赵广举高鹏焦峰张风宝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8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流域
  • 6篇沙量
  • 6篇输沙
  • 6篇输沙量
  • 6篇土壤
  • 6篇黄河
  • 6篇黄土高原
  • 5篇水沙
  • 5篇水土
  • 5篇水土保持
  • 5篇泥沙
  • 5篇径流
  • 5篇河流域
  • 4篇延河流域
  • 4篇植被
  • 4篇降水
  • 3篇水沙变化
  • 3篇土地利用
  • 3篇丘陵区
  • 3篇径流量

机构

  • 2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15篇穆兴民
  • 7篇赵广举
  • 7篇高鹏
  • 6篇焦峰
  • 5篇杨明义
  • 5篇张风宝
  • 4篇王志杰
  • 3篇张加琼
  • 3篇刘源鑫
  • 3篇雷波
  • 2篇梁宁霞
  • 2篇朱乐天
  • 2篇王飞
  • 2篇王万忠
  • 2篇何毅
  • 2篇赵恬茵
  • 2篇张哲
  • 2篇李敏
  • 2篇刘淼
  • 2篇吴媛媛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泥沙研究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人民黄河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刘源鑫焦峰
关键词:景观指数
水土保持对黄河输沙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水土保持对1954—2005年黄河年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24个备选自变量因子中筛选出的由"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水土流失治理度"和"ln‘河口镇到龙门区间年降雨量’"3个自变量组成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883,在α=0.0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该回归方程"解释"了1954—2005年黄河年输沙量76.5%的变化;2)水土流失治理度能够很好地"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年输沙量减少的趋势;3)当河口镇到吴堡区间7—8月降雨量处于最大观测值时,水土流失治理度由0增加到50%,计算年输沙量减少幅度超过20亿t/a;4)治理程度相同时,水土保持对黄河年输沙量的影响是降雨量大的大于降雨量较小的。
李敏
关键词:输沙量水土保持减沙黄河
1981—2012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16年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植被覆盖状况最直接的指标。基于1981—2012年的MODIS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分析了黄土高原各省区、典型流域及土壤侵蚀类型区生长季(5—10月)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1—2012年期间,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由31%增加到50%,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各区域增长幅度不同。2001年之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平均为36%,年际间以小幅波动为主;之后,该区生长季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1%,年际间呈显著增加趋势。按省区,河南省植被覆盖度增幅最大,陕西省次之,内蒙古、宁夏增幅不明显且覆盖度在20%左右波动。按典型流域,延河流域增幅最大,窟野河流域增幅最小。按土壤侵蚀类型,水力侵蚀区植被覆盖度增长较快,风力侵蚀区则变化不明显。按植被覆盖度构成,低覆盖度面积比例减少,高覆盖度面积比例增加,其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植被恢复成效显著。
高健健穆兴民孙文义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黄土高原
黄河河龙区间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研究1954-2013年河龙区间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计算得出的年输沙量响应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α为0.001的高显著性水平,随水土保持治理度的提高,河龙区间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治理度的响应敏感性增加,显著程度提高;水土保持治理对减少高降雨产沙的效果明显;随着水土保持治理度的提高,河龙区间年输沙量对相同降雨条件响应的敏感程度减弱。
李敏穆兴民
关键词:黄河河龙区间年输沙量水土保持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延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以中度脆弱为主,其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54.87%,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差;微度脆弱最少,仅占7.55%;重度及以上脆弱程度占11.36%;轻度及以下脆弱程度占33.78%。延河流域极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靖边县、志丹县西部;重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西北部及子长县;中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东南部、延川县及宝塔区;轻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宝塔区东南部及延长县西北部;微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延长县东南部。延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生态脆弱性程度依次减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性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坡耕地、裸地、荒草地脆弱性程度相对较高。
雷波焦峰王志杰刘源鑫朱乐天
关键词: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黄丘区小流域坝地沉积泥沙粒径剖面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坝地沉积泥沙记录了坝控小流域内土壤侵蚀特征及侵蚀环境演变的相关信息,是研究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媒介。研究通过在淤地坝内洪水冲开的一个11.66m的垂直剖面上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分层取样,分析沉积泥沙不同组分百分含量、特征粒径的剖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淤地坝内沉积泥沙主要以粗粉粒(0.01~0.05mm)为主,其平均含量为53.61%,且变异系数最小;2)个别层次出现粗砂(0.25~1mm),粗颗粒泥沙的出现对流域内大暴雨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沉积剖面的0~67cm为累积耕作层,该层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标意义;4)淤地坝沉积剖面存在粒径变异的转折点(600cm),该点可用来衡量水沙动力条件和沟道比降对泥沙粒径分布所起的作用。
张玮杨明义张风宝张加琼赵恬茵
关键词:沉积旋回淤地坝
1950-2011年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采用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50余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乃亥站径流量和输沙量无长期变化趋势,黄河干流自兰州以下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借助花园口站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双累积曲线知,2000-2011年无降水影响时的累积减沙量为61.602亿t。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正相关关系,沿程各站相关系数r∈(0.512,0.664),不同年代水沙关联性有较大差别。黄河上中下游之间径流量、输沙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5,0.904)、r∈(0.887,0.918)。不同年代中游来水来沙量对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在2000-2009年达到最小值。
赵玉穆兴民何毅蒋冲
关键词:径流量输沙量水沙关系黄河干流
准格尔旗矿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煤炭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不仅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矿区景观及生态环境变化。以准格尔旗1990、2010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准格尔矿区的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草灌地面积比例最大。转移矩阵显示,在时间动态上水体、耕地、沙地及河道地面积减少,草灌地、居民及工矿用地明显增加,虽然居民及工矿用地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对周围的其他景观产生巨大影响;2)20a间,准格尔旗各乡镇在景观水平与斑块水平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景观异质性降低、优势度明显降低,景观格局相对简单化;3)20a间,研究区3个乡镇的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显著影响着其景观构造的变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但其景观更加离散、不规则化。矿区开发主导了矿区景观格局变化:加大建筑用地面积,严重地破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而林地、草灌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其景观格局却更加破碎,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
李冬梅焦峰王志杰梁宁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被引量:16
2013年
以位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的6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间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差异明显,森林带整体处于轻度脆弱水平,森林草原带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草原带整体处于重度脆弱水平。各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微度脆弱主要分布在3°以下,而后随坡度增大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波浪式变化趋势,其他各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5°~35°之间达到最大值。典型小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不在海拔最高的地方,而在中低海拔段,这与延河流域特殊的地貌特征和侵蚀环境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恢复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雷波焦峰王志杰刘源鑫朱乐天
关键词:延河流域植被带小流域生态脆弱性
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采用线性趋势法、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径流历时曲线法分析皇甫川流域1955—2010年水沙变化特征,通过水文分析法定量评价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急剧减少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减少更加显著,近10年(2000—2010)的平均径流量与输沙量相当于1950—1959年的约20%;皇甫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在1979年发生突变;在变化期1980—2010年,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占主导因素,约为70%,而降水所占比例为30%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始,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措施(如退耕还林(草)、梯田建设、水库淤地坝等工程)等人类活动是流域水沙锐减的主要影响因素。
赵广举穆兴民温仲明王飞高鹏
关键词:水沙变化降水水土保持措施皇甫川流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