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2C03002-1)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吕军文晓刚邱松凯张永明陈建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深度处理
  • 3篇臭氧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滤池
  • 2篇曝气
  • 2篇曝气生物滤池
  • 2篇滤池
  • 2篇垃圾
  • 2篇臭氧氧化
  • 1篇单级
  • 1篇氮杂
  • 1篇氮杂环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 1篇杂环
  • 1篇生化出水
  • 1篇生物活性炭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厂

机构

  • 5篇浙江清华长三...
  • 4篇清华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嘉兴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嘉兴市联合污...

作者

  • 4篇陈吕军
  • 2篇邱松凯
  • 2篇文晓刚
  • 2篇张永明
  • 1篇张寅
  • 1篇刘俊峰
  • 1篇温东辉
  • 1篇郑中原
  • 1篇赵翠
  • 1篇陈建孟
  • 1篇刘锐
  • 1篇卢向明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种填料BAF深度处理印染废水沿程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某印染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采用处理规模为15 t·d-1的中试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填料和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探讨了用低价、轻质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色度分别为50.2 mg·L-1和58倍时,活性炭和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最终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35.0 mg·L-1、18倍和44.3mg·L-1和26倍,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但是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达标所需沿程的高度为2 400 mm,高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的1 800 mm.悬浮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色度、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沿程变化趋势与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相仿,但COD去除效果不佳,主要是与其生物量少有关.因此,用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在该污水厂是可行的,但仍需要对填料大小和材质进行优选,增大生物量,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活性炭和悬浮填料的组合工艺减少造价成本.
刘俊峰范举红刘锐陈吕军张永明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填料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物量
单级和两级串联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使用单级和两级串联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的二级生物处理尾水,比较研究了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1时,两级串联O3-BAC对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5.9%±2.1%、78.8%±2.9%和96.8%±0.9%,处理出水COD基本保持在100 mg·L-1以下,色度低于40倍,满足GB 16889-2008排放要求;而单级O3-BAC对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2%±1.3%、69.7%±0.5%和92.5%±1.1%,处理出水COD和色度分别为150 mg·L-1和60倍,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单级O3-BAC在290 mg·L-1臭氧投加量下,才能达到两级串联O3-BAC在200mg·L-1臭氧投加量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此外,两级串联O3-BAC在臭氧投加量200 mg·L-1时的总磷去除率为63.5%±4.4%,出水总磷浓度稳定在1 mg·L-1以下,直接满足GB 16889-2008排放要求.
杜安静范举红刘锐邱松凯文晓刚陈吕军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
一种复合菌剂对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被引量:1
2013年
将由焦化活性污泥中提取的1株吡啶降解菌BC026、1株喹啉降解菌BW004及2株咔唑降解菌BC039和BC046,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合菌剂M19,应用于吡啶、喹啉和咔唑的同步降解,探讨3种氮杂环芳烃化合物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19的同步降解效率比单菌株降解效率高,其中喹啉降解中间产物与单菌降解结果相同;4株菌在复合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喹啉降解基因和咔唑降解基因得到保持。M19对3种污染物的同步降解过程是各株降解菌作用的加合,但由于消除了各污染物对非其降解菌的抑制作用,菌株之间表现为一种互利关系。
张寅郑中原赵翠张永明刘锐温东辉
关键词:复合菌剂降解基因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研究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代替纳滤和反渗透深度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达标排放的技术可行性.半间歇臭氧氧化试验表明,实验用水的可生化性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色度及UV254,15min内去除率分别达91%和64%;氧化时间为45min时COD去除率59%,45min后COD去除较慢,120min时去除率77%.确定臭氧氧化时间为1h,在同样臭氧浓度与流量下进行了臭氧-BAF处理垃圾焚烧渗滤液的连续实验.结果发现,此工艺对COD、色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5%,95%和90%,其中2/3运行时间里COD低于排放标准100 mg/L.其中出水色度可稳定保持在40度以下达标排放.经过进一步优化,臭氧-BAF有望用于垃圾焚烧渗滤液的达标处理.GC-MS检测表明烷烃,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杂环化合物是试验用水的主要污染物,臭氧-BAF能够有效去除后两类化合物,但难以去除烷烃.
邱松凯范举红黄开坚陈新芳陈泽枝文晓刚刘锐陈建孟陈吕军
关键词: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臭氧氧化工艺在城镇污水厂COD提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开展间歇性试验(中试规模为24 m3/d)研究臭氧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氧化特性,考察了臭氧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40 mg/L、氧化接触时间为1.0 h、系统进水COD和色度平均值分别为69 mg/L和115倍时,出水COD和色度平均值分别降至45 mg/L和12倍,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单独采用臭氧工艺的直接运行成本为0.34元/m3水。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有机物分子质量基本小于2 000 u,经臭氧氧化后,分子质量<730 u的有机物比例由30%上升到54%。臭氧氧化对分子质量<500 u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氧化作用,但对该分子质量范围内的含多种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性较差。
卢向明郑炜张富标孙振杰俞沈晶刘锐陈吕军
关键词:臭氧城镇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C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