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10099)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赵跃先刘学坤王晓荣郝勇东姜延博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政治
  • 6篇主义
  • 6篇教育
  • 4篇思想政治
  • 3篇大学生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2篇道德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唯物
  • 1篇大学公共性
  • 1篇大学生健康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大学生政治心...
  • 1篇大众

机构

  • 11篇河海大学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7篇赵跃先
  • 7篇刘学坤
  • 1篇仲兵
  • 1篇姜延博
  • 1篇程广丽
  • 1篇崔艳丽
  • 1篇潘新喆
  • 1篇黄雪丽
  • 1篇李婉婧
  • 1篇王晓荣
  • 1篇郝勇东

传媒

  • 4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探索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校教育与身体的尊严被引量:5
2013年
身体有尊严,但教育却忽视了人身体的尊严。教育通过使身体与尊严隔离、让身体疲惫常态化、把身体工具化等方式来侵犯身体的尊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价值观对身体的贬低、学生面临挥之不去的烦恼、学生无法自主决定其命运、教育中具有权力主义的色彩和教育再造了尊严的概念。身体尊严在教育中的实现需要教育满足学生身体的基本需要,倍加呵护学生的身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尊严意识的教育。
刘学坤
关键词:学校教育
党性的道德之维与党员的德性培育被引量:3
2013年
党性包括阶级性、人民性、现代性和道德性等。党性既是政治素养,也是道德修养。党性的道德之维包括党的成员道德和组织伦理。共产党及其成员具有博大的伦理情怀。党性要求的道德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共产党的建设中,党员的德性培育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实践无产阶级的道德观,追求党的现代性,培育党员的政治理性,是政治学习与实际锻炼的并举。
仲兵刘学坤
关键词:共产党员党性德性政治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探微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前,注重教学实效性意识的培养;教学中,注重宏观整体与纵向历史性相结合、政治理论性与具体现实性相结合、理论深度性与模式多样性相结合;教学后,注重双向评价,以达到教育教学之目的。
黄雪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省思
2012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指出,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思想主旨是把实现"无产阶级取得公共权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在制度安排上是一种现实的运动;社会主义发展是内含着一些根本原则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不是空想,而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科学理论营养的汲取、继承和发展。
赵跃先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被引量:3
2012年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批判和拒斥"抽象"的人,它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拨开观念和意识的层层迷雾,揭示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受"抽象"统治的世界。马克思怀着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深刻洞悉到人类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现象,而是一个现实的辩证的能动的生活过程,人在改变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整个世界,包括改变着人自身。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的超越。
程广丽赵跃先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现代性视角的爱国主义及其教育再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具有时代特征,现代爱国主义是民族国家的深层意识形态,它具有明确的方向,即公民同胞之间基于国家立场的团结友爱。这种方向性是几千年来对爱国情感和理智的锤炼和培育的结果,也是爱国主义在现代社会达到的新高度,是爱国主义现代性的体现,培养公民的爱国理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刘学坤
关键词:爱国主义意识形态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被引量:1
2012年
康德在其一生的著作中很少把道德与教育放在一起连用,但事实上他曾进行过从道德哲学进入道德教育的尝试。其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包括肯定一个人类的性状和一个道德感受性;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道德感受性的培养和动机的纯粹道德兴趣的激发;三是全人类的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的类似化学方法的"解剖式"认识和人类道德教育的"分工"。
刘学坤
雷锋精神的再认识与榜样教育实践方法论创新——基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群众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集体性道德焦虑和热情的道德期待并存的道德心态中,雷锋精神的反思和学雷锋活动转型正在这一社会心态中展开。雷锋精神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实践高度,代表着阶级友爱的深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基点之一的"劳动"。学雷锋实践方法论转型需要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坚持政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双重路径的"社会主义新人"培育方式,重视自我道德反思等教育力量,重视公民对榜样的批判性认同方式。学雷锋等社会性榜样教育正面临需要反思的节点,产生出实践创新的需要,榜样教育具有效用限度,实践中要避免榜样教育过分政治化,要重视榜样教育的促进公民道德发展和生活幸福作用。
刘学坤
关键词:学雷锋活动社会主义新人常态化
源起和去向:西方大学公共性的现代转型
2012年
大学的公共性包括公益性、政治基础上的公共性、基于大学精神的公共性,以及开放性和公开性。大学正处于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学的公共性生产阶段中,公共性对意识形态的依附、大学学术研究的商业化和科技推动的大学组织和伦理形态变革使大学正处于公共性危机和转型之中。大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建公共性,建立大学质量文化,重视大学的公共宣传,以全球化等资源建设世界主义的公共性。
刘学坤崔艳丽
关键词:大学公共性质量文化伦理形态开放性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被引量:11
2012年
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政治体制的进步也使得整个社会生活更加自由民主。在此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延续过去的老办法,形式上必须创新,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和思维模式的科学转换,即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被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须面对。
赵跃先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