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5130371193)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根前李甜江李孙玲代光辉肖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中国沙棘
  • 3篇沙棘
  • 2篇种群
  • 1篇沙地
  • 1篇沙棘生长
  • 1篇生长量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分
  • 1篇水分条件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率
  • 1篇坡向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种群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毛乌素沙地
  • 1篇萌蘖
  • 1篇克隆繁殖
  • 1篇灌水
  • 1篇灌水强度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肖智勇
  • 3篇代光辉
  • 3篇李孙玲
  • 3篇李甜江
  • 3篇李根前
  • 1篇高甲荣
  • 1篇李允菲

传媒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存活及生长对灌水和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水分条件与中国沙棘造林成效的关系,对不同灌水强度和初植密度幼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率和生长量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灌水量为1 200 mm,适宜于生长的最佳灌水量为1 500 mm;存活率及地径、冠幅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造林密度为4 444.0株.hm-2。
李孙玲李甜江李根前代光辉肖智勇李允菲高甲荣
关键词:中国沙棘灌水强度初植密度生长量
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被引量:16
2011年
以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坡向种群生物量投资、分配的空间动态规律及其与种群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通过改变土壤含水率制约中国沙棘种群的行为特征,而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形成与土壤含水率相适应的种群行为特征。①土壤含水率是决定种群行为特征的主导因子,土壤含水率按照北坡、西坡、峁顶、东坡、南坡的顺序递减,种群的存活、生长及克隆繁殖能力也按此顺序递减。②种群及其构件的生物量投资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减,地上的生物量分配也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减,但地下生物量分配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递减而递增,即地下与地上生物量投资具有协同关系而生物量分配存在权衡作用。③种群生长量与地上、地下生物量投资及地上生物量分配呈正相关,而与地下生物量分配呈负相关;种群的克隆繁殖能力及潜力与萌蘖根、地上生物量投资及分配呈正相关,而与垂直根生物量分配呈负相关。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推测,中国沙棘种群稳定性和克隆持久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北坡、西坡、峁顶、东坡、南坡。
肖智勇李根前代光辉李孙玲李甜江
关键词:中国沙棘生物量坡向土壤含水率
水分条件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种群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1年
中国沙棘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是决定其存活、生长和繁殖的主导因子。从西南到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小和干燥度的增大,树体大小及种群寿命随之下降。在黄土高原,阴坡种群的繁殖能力和生长状况优于阳坡,峁坡下部优于中部而中部则优于上部。在毛乌素沙地,下湿地优于丘间地,丘间地优于流动沙地。但是,作为现代分布中心的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及鄂尔多斯高原,多数地区降水不足,虽说中国沙棘依托克隆繁殖赋予的许多优越性维持着克隆的持久性和种群稳定性,如遇连年干旱或种群生产力超过"土壤水分承载力"则会导致种群衰退甚至死亡。因此,今后应积极推广应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加强异质性生境中克隆植物斑块式造林和更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代光辉李根前李甜江李孙玲肖智勇
关键词:中国沙棘水分条件种群结构克隆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