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30B05)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新周刘晓东王瑾蔡演军金章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土壤
  • 2篇青海湖流域
  • 2篇全球变暖
  • 2篇变暖
  • 1篇地下水
  • 1篇地形数据
  • 1篇东北缘
  • 1篇遥感影像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土壤分类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预测
  • 1篇浅层
  • 1篇浅层地下
  • 1篇浅层地下水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晓东
  • 2篇蔡演军
  • 2篇王瑾
  • 2篇李新周
  • 2篇金章东
  • 1篇安芷生
  • 1篇孙千里
  • 1篇张琳
  • 1篇张飞
  • 1篇刘娟
  • 1篇罗旭鹏
  • 1篇李福春
  • 1篇吴枫

传媒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华东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将公用气候系统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CSM3-RegCM3),分别对1950—1999年和2000—2099年进行大气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A1B)下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连续数值模拟试验,以分析其对我国华东降水量时空变化的模拟能力,探讨未来华东地区极端降水的可能变化。与CRU、CMAP实际降水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的RegCM3模拟结果的对比显示,模式系统较好地重现了我国华东降水水平分布、日变化以及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1B情景下21世纪中期和后期降水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变化。(1)未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降水普遍增加,以南沿海地区降水相对变化不明显甚至减少,21世纪末期相对21世纪中期更为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显示未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极端降水增加10%~15%,干旱程度减弱,而南部沿海地区小范围极端降水减少,最大持续无雨期天数增加最大可达30%;(3)未来东亚夏季风偏强,尤其是西南气流加强,致使夏季风明显北推,这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降水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李新周刘晓东
关键词:全球变暖气候预测极端降水
青海湖流域土壤遥感分类被引量:10
2014年
选择青海湖流域内一个代表性区域为试验区,以TM数据和地形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GeoEye-1高分辨率影像和土壤图的辅助下,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探讨了遥感技术在青海湖流域土壤分类中的可行性。使用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波段组合等图像处理技术,从TM图像中提取了多种图像特征,并结合高程、坡度及坡向等地形参数,共同生成分类特征数据集进行遥感分类。研究表明,基于遥感图像和地形数据提取的分类特征,有效地区分出试验区内9个土壤亚类和1个非土壤单元,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91.76%。
刘娟蔡演军王瑾
关键词:遥感土壤分类TM图像地形数据
21世纪中蒙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化趋势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公用气候系统模式CCSM3单向嵌套技术,进行未来不同情景下(高排放SRES A2、中等排放SRES A1B和低排放SRES B1)高分辨率数值试验,分析21世纪中国和蒙古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化特征及其可能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中蒙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地表温度也持续增加。仅从降水变化来看,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化程度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减弱。但综合考虑降水和温度计算的Palmer干旱指数(PDSI)来看,研究区内干旱地区面积均持续扩张。极端、严重及中等干旱面积比例扩张趋势明显,达到95%显著性水平。相对21世纪中期、后期极端干旱面积在3种情景下均将扩张3%以上。相对21世纪中期和当代,21世纪后期A2情景下总的干旱面积分别将增加8%和11.51%,A1B情景下12.48%和18.34%,B1情景下9.73%和10.82%。对比降水与PDSI可见,在进行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预估研究中,必须综合考虑降水和温度的变化,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化特征及其干旱化趋势。
李新周刘晓东
关键词:全球变暖干旱趋势REGCM3
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水位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水位变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和植被的主要制约要素之一,也是开展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的关键。通过青海湖流域2000年8月和2009年8月浅层地下水埋深的调查,以及地下水、河水和雨水氢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基本状况,明确了大气降水是青海湖流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水位变化受居民用水量的影响外,主要与降水量、地形密切相关。
金章东石岳威张飞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大气降水水位变化
基于遥感影像的峻河流域高寒灌丛决策树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选择青海湖流域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峻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区域IKNOS-2高分辨率影像的分析,发现该区域高寒灌丛的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此,将研究区1:5万DEM数据融入TM影像植被分类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结果将分类总体精度提高到89.37%,Kappa系数提高到0.7875,达到一般分类结果的精度要求。这说明,加入多源数据,尤其是地形数据,能够显著提高高寒灌丛植被的分类精度。
王瑾蔡演军梁福源安芷生
关键词:遥感影像决策树高寒灌丛
青藏高原东北缘拉脊山南坡黄土剖面的土壤发育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拉脊山南坡一黄土剖面(P-22)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土壤层和现代土壤层的发育特征,讨论了其环境指示意义以及作为土壤母质的黄土的可能来源。初步结果显示:(1)与黄土高原、青海湖周边以及附近盆地的黄土相比,拉脊山南坡的黄土具有粘粒含量偏高、CaCO3含量偏低的特点。(2)P-22剖面古土壤层的母质为粘黄土,现代土壤层的母质为黄土,说明拉脊山(南坡)在古壤层形成时期位于黄土堆积消减带上,而现代土壤层形成时期位于黄土堆积带上。(3)P-22剖面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高岭石+蛭石,不同于黄土高原黄土的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组合,说明形成拉脊山(南坡)黄土的气候条件比黄土高原更加冷干。(4)综合分析风化淋溶指数(ba值)、Rb/Sr比、CaCO3含量、伊利石/高岭石比值和伊利石结晶度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P-22剖面从下至上(由老到新)化学风化强度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即拉脊山地区的气候条件有逐渐向温暖和湿润方向演化的倾向。(5)土壤发育指数(SI)显示,尽管拉脊山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冷干为主,但在黄土母质基础上仍然可以发育土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高原地区不同气候背景下土壤的发生过程及其形成速率,促进该地区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琳李福春吴枫罗旭鹏孙千里金章东
关键词:土壤发育特征黄土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