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Q07-04)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东艳于仁成张清春周名江孔凡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有害藻华
  • 1篇藻毒素
  • 1篇藻华
  • 1篇植物
  • 1篇渗透性
  • 1篇生物体
  • 1篇生物体内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双酚
  • 1篇双酚A
  • 1篇球藻
  • 1篇烷基酚
  • 1篇微囊藻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内分泌干扰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宁波市环境保...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刘东艳
  • 1篇陈琳琳
  • 1篇陈颖军
  • 1篇任宗明
  • 1篇王云峰
  • 1篇杨翠云
  • 1篇颜天
  • 1篇周世伟
  • 1篇张干
  • 1篇董志军
  • 1篇刘永定
  • 1篇赵建平
  • 1篇夏传海
  • 1篇唐建辉
  • 1篇孔凡洲
  • 1篇周名江
  • 1篇张清春
  • 1篇王子健
  • 1篇于仁成
  • 1篇张高生

传媒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烟台近海海域经济类海洋生物体内Sn、Hg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为评估烟台近海海域海产品中重金属Sn和Hg的污染状况,2009年7月,在该海域的3个海区,采集了3种常见虾、蟹样品,同时在市场上购买了7种双壳贝类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生物体中Sn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物种体内Sn和Hg含量不同,变化范围(以干重计,下同)分别为0.375~0.570 mg.kg-1和0.060~0.340 mg.kg-1,平均值分别为0.470 mg.kg-1和0.140 mg.kg-1;就市售双壳贝类而言,牡蛎对Sn有较高的累积能力,Sn含量为0.570 mg.kg-1,而紫贻贝对Hg的累积量最高,为0.340 mg.kg-1,Pi为1.13,属于严重污染;Sn和Hg的含量分别在栉孔扇贝和竹蛏体内最低;对于采集的生物样品,对照区中虾蛄、鼓虾和隆背蟹体内Sn和Hg平均含量均低于排污区和港口区,其中Sn平均含量分别为:0.520mg.kg-1(港口区)、0.470 mg.kg-1(排污区)和0.290 mg.kg-1(对照区),Hg平均含量分别为:0.160 mg.kg-1(港口区)、0.157mg.kg-1(排污区)和0.137 mg.kg-1(对照区).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本调查中生物体内Sn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而Hg含量较高.但除紫贻贝外,其他生物体中Hg含量均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目前国家尚无Sn的规定限值).上述结果表明,该近海海域未显著受到重金属Sn和Hg的污染;但从健康考虑,人们应食用远离排污区和港口区的海产品.
邵立娜任宗明张高生陈琳琳刘东艳王子健赵建平
关键词:SNHG
微囊藻毒素-RR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渗透效应被引量:2
2010年
微囊藻毒素是一类由蓝藻产生的具有肝毒性的环状肽类化合物,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种藻类毒素,也是蓝藻水华污染过程中产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本文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RR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细胞膜的渗透效应,采用MC-RR和溶菌酶协同处理下由于细胞溶解而引起吸光值A675的降低来表示.结果表明,A675值的降低随MC-RR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浓度越高,A675值降低越明显,由此表明,MC-RR的存在增加了细菌细胞膜对溶菌酶的渗透性,促进了溶菌酶的溶菌效应.更进一步的实验证明,MC-RR能促进细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外渗量,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实验结果还进一步暗示,MC-RR和水环境中的其他化合物的复合效应或许能够调节水体中的细菌群落,MC-RR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杨翠云夏传海周世伟刘永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RR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渗透性蛋白质可溶性糖
山东半岛典型海湾中烷基酚及双酚A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烷基酚和双酚A是环境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本研究对烟台四十里湾和套子湾以及青岛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壬/辛基酚(NP/OP)、壬/辛基酚单聚氧乙烯醚(NP1EO/OP1EO)以及双酚A(BPA)的浓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P和NP1EO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河口和港口是海湾中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区域。总体而言,四十里湾中各污染物的浓度最高,其次为胶州湾,套子湾最低,与国内其他海湾区域相比,污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2005年,胶州湾水体中的烷基酚浓度明显降低。文章同时分析了几个湾的主要入海河流河水样品以及烟台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样,发现污水处理厂出水是烟台四十里湾烷基酚的主要来源。在三个海湾中,烷基酚的分布主要受河流输入、生活污水排放和港口经济活动影响,同时,洋流和潮汐的稀释作用对污染物分布有明显影响。
黄卫国唐建辉陈颖军潘晓辉刘东艳张干
关键词:烷基酚双酚A内分泌干扰物
烟台近海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烟台近海(四十里湾和套子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了为期1年的双月调查.在28个站位的调查研究中,共发现浮游植物78属187种,其中硅藻50属103种,甲藻21属73种,褐胞藻5属7种,绿藻1属3种,未定类1种.硅藻在数量与物种组成上为主要类群,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97.3%与55.3%,其次为甲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细胞丰度周年变动范围为0.6×104~156.7× 104 cells/L,最高峰出现在夏季(8月),次高峰出现在春季(3,4月);多样性指数(H')的周年变动范围是1.23~2.55,均匀度指数(J)的周年变动范围是0.28~0.68,两者在夏初(6月)和秋季(10月)较高.浮游植物优势种在夏季以硅藻-甲藻-褐胞藻联合为主,其余调查季节主要以硅藻为主.应用聚类分析分析了6个航次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平面分布格局.四十里湾和套子湾细胞丰度在整个调查期间无显著差异,而在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存在显著差异.春初(3月),四十里湾与套子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其他调查季节两湾浮游植物并无显著差异.
王妍董志军刘东艳邸宝平
关键词:浮游植物聚类分析
对桑沟湾海域一次藻华事件原因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2011年6月,桑沟湾海域爆发一种微微型藻类(藻细胞大小约2μm)形成的藻华。于6月1日、6月8日和6月17日采集的分级过滤浮游植物样品色素分析结果显示,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But-fuco)、岩藻黄素(Fucoxanthin,Fuco)、硅甲藻黄素(Diadinoxanthin,Diad)和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等色素应是藻华原因种的主要色素组分。据此推断,藻华原因种可能属于海金藻类(Pelagophytes)、定鞭藻类(Haptophytes)或硅鞭藻类(Silicoflagellate)。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分析表明,藻华原因种对浮游植物总Chl a的贡献在22%~97%。桑沟湾海域藻华原因种的细胞大小和色素组成特征与近年来秦皇岛沿岸海域藻华原因种基本一致,这些藻华事件的一些共同特征,如藻细胞数量高、细胞个体小、But-fuco色素含量高、初夏爆发、对养殖贝类摄食具有抑制效应等,与美国东海岸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引发的"褐潮"现象非常相似,值得密切关注。
孔凡洲于仁成张清春王云峰颜天周名江
关键词:有害藻华赤潮CHEMTA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