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76) 作品数:16 被引量:5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张嗣伟 兰惠清 王德国 聂时春 高芒来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 北京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机械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分子沉积膜纳米压痕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2003年 在利用联合原子模型并考虑静电力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金探针作用下分子沉积膜的纳米压痕过程,并对其纳米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分子沉积膜在探针压下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接触跳跃现象,探针下面的膜的分子倾角和法向载荷呈现出相同的滞后趋势,这可能是探针和分子沉积膜之间粘着力作用的结果. 兰惠清 张嗣伟 王德国关键词:分子沉积膜 纳米压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沉积(MD)膜表面形貌的测量及影响因素 2004年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考察了单层磺化酞菁铜 (CuTsPc)MD膜硅表面随载荷和扫描速率变化的盒维数 ,对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进行了表面形貌的测量 ,并分析了形貌信息中的摩擦力信息对表面形貌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具有较好的分形几何特性 ,分形是表面的固有属性 ;不同类型的硅表面具有的盒维数基本不变。表面形貌的信息里包含的摩擦力信息是表面形貌测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载荷和扫描速率通过影响摩擦力对表面形貌的测量产生影响 ,但载荷影响程度不大 ,且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扫描速率增加能引起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高度的降低。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关键词:表面形貌 分形 载荷 粘附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003年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2巯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化金表面(AuSR+)、单层磺化酞菁铜(CuTsPc)分子沉积膜(MD)硅表面和单层CuTsPc MD膜金表面进行了纳米摩擦试验,考察了粘附现象对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D膜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摩擦过程中粘附的存在,不仅会改变表面的性质,造成摩擦因数等摩擦学特性的变化,而且还会因增大法向力,致使摩擦力增加。并进一步证明卸载是验证摩擦过程中存在粘附力的另外一种方法。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关键词:粘附 卸载 分子沉积膜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9 2003年 随着微型机械、高密度磁记录技术的发展 ,其器件的润滑及磨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纳米复合薄膜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对化学法制备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重点对分子沉积膜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 。 王德国 冯大鹏 兰惠清 张嗣伟关键词:自组装 分子沉积膜 PAH/PAA(TiO_2)分子沉积膜及其纳米摩擦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用分子沉积技术制备了PAH/PAA(TiO2)多层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薄膜,为了增大薄膜自身的结合强度,采用加热的方式使其成膜动力发生转变。用紫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纳米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加热后薄膜中纳米粒子的长大导致薄膜表面粗糙度降低,同时提高了表面硬度,降低了薄膜表面摩擦力。 冯大鹏 王德国 张嗣伟关键词:分子沉积膜 纳米摩擦学 原子力显微镜 有序分子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2年 有序分子膜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其在解决摩擦学问题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论述了有关Langmuir Blodgett(LB)膜、自组装 (SA)膜和分子沉积 (MD)膜在实验研究及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介绍了 3种有序分子膜各自的特点及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目前对LB膜的研究最广泛 ,对SA膜和MD膜的研究起步较晚 ,并对它们性能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同时对有序分子膜在纳米摩擦学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兰惠清 张嗣伟关键词:有序分子膜 摩擦学特性 LB膜 自组装膜 分子沉积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影响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10 2003年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讨了表面电荷及分子端基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表面形貌在不同扫描方向和法向高度上对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i3N4针尖而言,表面净电荷对摩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表面电荷对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同,正电荷影响相对较大;在较小载荷和粘附力的条件下,针尖在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作用同分子端基有关;单层CuTsPc分子沉积膜表面形貌的取向对摩擦力影响不大,分子沉积膜的表面高度同摩擦力,即时测量值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摩擦力受表面形貌的影响较小.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关键词:分子沉积膜 表面电荷 表面形貌 Preparation and nano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AH/graphite oxid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被引量:4 2004年 Polyallylamine hydrochloride/graphite oxides ultra thin film (coded as PAH/GO ultra thin film) was prepared by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ing PAH/GO ultra thin film was heated to convert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towards covalent bond so as to increase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film. The structure and nano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H/GO ultra thin film had a much smaller friction force than the glass substrate and the friction force was dependent on the hardness and appearance of the glass substrate. FENG Dapeng WANG Deguo ZHANG Siwei关键词:MOLECULAR DEPOSITION PAH复合石墨氧化物分子沉积薄膜的制备及纳米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用分子沉积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胺(PAH)/石墨氧化物(GO)多层分子沉积薄膜, 为了增大薄膜自身的结合强度, 采用加热的方式使其成膜动力发生转变. 用紫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纳米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薄膜能够有效降低玻璃表面的摩擦, 加热后薄膜成膜动力由静电结合转变为价键结合的形式, 同时摩擦力的变化取决于薄膜表面硬度和形貌. 冯大鹏 王德国 张嗣伟关键词:分子沉积膜 纳米摩擦学 AFM 石墨氧化物 分子沉积膜的纳米压痕试验 被引量:2 2003年 制备了金衬底表面上的分子沉积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其表面形貌;用纳米压痕仪研究其纳米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沉积一层膜后衬底表面的弹性模量、硬度都减小,而且弹性变形增加,塑性变形减小,从而证明膜改善了金衬底的力学特性。 兰惠清 张嗣伟 李德才 冯大鹏关键词:分子沉积膜 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