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10047)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学兵程化琴刘新芝吴海云刘永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非主流
  • 1篇大学生性观念
  • 1篇大学新生
  • 1篇调查数据
  • 1篇行为文化
  • 1篇性观念
  • 1篇症候群
  • 1篇人际
  • 1篇人际交往
  • 1篇少年
  • 1篇生性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网瘾
  • 1篇全国大学生
  • 1篇网瘾
  • 1篇为文
  • 1篇文化
  • 1篇现状及影响
  • 1篇恋爱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吴学兵
  • 2篇刘新芝
  • 2篇程化琴
  • 2篇吴海云
  • 1篇高维钫
  • 1篇丁胜云
  • 1篇庄明科
  • 1篇戴昀
  • 1篇何瑾
  • 1篇刘永博

传媒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非主流症候群特征探究
2013年
大学生非主流症候群是指部分大学生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呈现出的与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要求和期待不一致、甚至相悖的新异思想行为模式的集合。这些新异的思想行为不仅凸显为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需求的实用性、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学习态度的散漫性、学习方式的碎片化等特点,也表现在其非理性、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还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超越传统的"非主流"特性。究其本质,大学生"非主流"症候群是其人格和内在精神发展诉求的显性表征,因而有必要归总、剖析其特性,以便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
吴海云吴学兵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大学如何面对大学新生的恋爱期待——大学新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在恋爱观方面的基本状况,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学生进入大学后在恋爱问题上的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宜的管理方法及教育对策,我们于2012年上半年对北京一所高校的新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本文旨在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描述与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刘新芝程化琴高维钫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对策
快乐主义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网瘾问题分析
2014年
青少年由于受到来自自身、家庭、学校的压抑而导致不快乐感上升,逐渐沉迷于网络"乐土"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将快乐主义误解为单纯追求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导致不同程度的人性扭曲问题出现。这些严重后果的产生亟待我们重新理解快乐主义伦理学。从动的快乐与静的快乐、独乐主义与众乐主义、感官快乐与精神快乐等角度分析发现,青少年快乐主义体验型教育不失为解决网瘾问题的良好对策:它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情感体验,构建快乐主义体验型教育新模式;模拟青少年喜欢的网络内容,创新传统教育方法;改变单一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齐头并进。
戴昀吴学兵
关键词:青少年网瘾快乐主义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的本质意蕴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是当下大学生群体中勃兴的一种新型行为具象,是与主流行为文化相对而言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发性、弥散性、反叛性、流变性等外在特征,并以诸多途径和形式介入、渗透于主流社会生活之中,对社会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微妙影响,凸显其现实功能;究其实质,该文化形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符号和大学生社会化偏差的行为表征。基于此,有必要透过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现象,厘析和概括其形态特征及价值影响,进而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本质,这是引导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健康发展的题中应然之道。
吴学兵吴海云
关键词: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
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及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4年全国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数据被引量:14
2016年
本文通过2014年全国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数据的分析,与2001年潘绥铭《性爱十年》一书全国大学生调查的数据的比较,分析十年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述中国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变迁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机制。本文认为,我国大学生性观念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纠葛的转型阶段,它直接体现为大学生群体在性观念上的分化和多元。一种内部自洽的性文化尚待成型。而从机制上而言,这种性观念的转型,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不如说是一场深入中国社会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转型",是国家力量、社会权力和基于互联网的人与人之间全新的互动、连接方式等重新划分社会空间的转型过程。
程化琴丁胜云庄明科阮航清刘永博何瑾刘新芝
关键词:大学生性观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