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作品数:118 被引量:2,399H指数:27
相关作者:张平宇吕宪国苏飞张柏王宗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黑土
  • 18篇土壤
  • 16篇三江平原
  • 16篇湿地
  • 15篇城市
  • 8篇遥感
  • 8篇生态
  • 7篇生态系统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城市群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东北黑土
  • 4篇冻融
  • 4篇冻融交替
  • 4篇有机碳
  • 4篇有机质
  • 4篇玉米
  • 4篇蒸散
  • 4篇水分

机构

  • 114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德惠市农业技...
  • 2篇吉林省水产科...
  • 2篇吉林省环境监...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8篇张平宇
  • 14篇吕宪国
  • 10篇王宗明
  • 10篇张柏
  • 10篇苏飞
  • 9篇宋开山
  • 8篇王洋
  • 7篇金剑
  • 7篇王光华
  • 7篇梁爱珍
  • 7篇张晓平
  • 6篇姜明
  • 6篇申艳
  • 6篇李颖
  • 5篇刘焕军
  • 5篇张树文
  • 5篇阎百兴
  • 5篇刘景双
  • 5篇王志春
  • 5篇范如芹

传媒

  • 11篇湿地科学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农业系统科学...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地理科学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中国人口·资...
  • 4篇经济地理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年份

  • 4篇2012
  • 7篇2011
  • 21篇2010
  • 28篇2009
  • 26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食品与农业生态环境被引量:5
2003年
阐述了开发绿色食品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绿色食品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必要条件;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参2。
刘云波李长胜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环境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探讨免耕措施下黑土总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以及免耕对团聚体结合碳和总有机碳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为筛选出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0~30cm)黑土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年的NT处理并没有增加耕层有机碳(SOC)平均含量,但显著增加了表层(0~5cm)的SOC含量,增加量为2001年的9.9%。NT试验前后,黑土总有机碳和>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变化趋势一致,总有机碳除在表层(0~5cm)变化显著外,其它土层变化均不明显,但>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各层均有显著变化,说明>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较总有机碳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NT处理下黑土总有机碳与>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黑土>1000μm级团聚体可以用于评价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肥力的短期影响。
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时秀焕范如芹方华军
关键词:免耕土壤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黑土
大庆市城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14
2009年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经济系统具有一般可持续性发展趋势,"九五"时期呈现强可持续性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后却呈现出由强可持续性向一般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
苏飞张平宇
关键词:经济系统可持续性
黑土土壤水分光谱响应特征与模型被引量:24
2008年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土壤反射率的影响机理,并为其他土壤参数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支持,以吉林省德惠市黑土野外、室内高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谱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光谱特征,建立土壤水分光谱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土壤光谱反射率在400~2500nm范围内主要有5个吸收谷,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光谱吸收谷的面积增大;而秸秆光谱反射率在土壤前2个吸收谷附近没有明显的吸收特征;未翻耕土壤由于秸秆残茬的影响,第二吸收谷左右两部分面积比例增大,这一特征可用于判别土壤是否翻种;土壤表层0~5cm含水量与反射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强于5~10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之间是指数或线性关系;土壤含水量高光谱模型稳定性较好、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土壤含水量的速测.
刘焕军张柏宋开山王宗明李维东杨飞
关键词:土壤水分光谱遥感黑土
可溶性磷含量对溶磷真菌培养滤液溶解磷矿粉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研究了3种溶磷真菌生长在含有可溶性磷培养基中的培养滤液对宜昌产磷矿粉的溶磷效果,结果表明,菌株P39培养滤液的溶磷活性不受培养基磷浓度的影响,而主要与葡萄糖含量有关,高浓度的碳源供给提高了其培养滤液的溶磷量;菌株P66培养滤液的溶磷活性受到培养基磷浓度和葡萄糖含量的双重影响,在低浓度葡萄糖供给条件下(10 g/L),培养滤液几乎不具有溶磷活性,而在高浓度葡萄糖供给条件下,菌株P66培养滤液溶磷活性大小与培养基可溶性磷含量成正相关;菌株P2.3培养滤液溶磷活性不明显。研究结果证明,溶磷菌的溶磷活性为非诱导效应,这一结论与其它报道结果相反。表5,参10。
王光华周德瑞杨谦金剑潘相文
关键词:溶磷菌可滴定酸
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GIS技术建立林场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4
2008年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是林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林业建设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该研究应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SPOT5影像,通过对SPOT5 2.5 n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和10 m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进行了包括波段提取与合成、不规则裁切、几何校正、融合、拼接及调色等的预处理过程,把经过预处理后的影像与地形图叠加作为区划林班和小班的空间数据源,绘制最新的林相图。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选择了目前较为流行的集成式2次开发方式,即选用SuperMap Objects为2次开发语言,以Visual Basic 6.0为前台开发工具,Access2003为后台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数据查询、管理、输出和森林资源属性自动更新。
臧淑英王佳熊妮娜冯仲科
关键词:遥感影像SPOT5影像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解吸作用被引量:16
2009年
应用平衡法研究硝基苯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硝基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行为可以用Linear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描述,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有所不同.将吸附常数Kf与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硝基苯吸附系数显著相关(r=0.888,p〈0.01,n=7),其中泥炭沼泽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其吸附系数也最大(86.44 mg.kg-1).硝基苯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量为10.68-13.45 kJ·mol^-1,表明其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硝基苯的解吸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其中草甸白浆土的解吸率最大(41.87%),泥炭沼泽土表层解吸率最小(11.79%).
宋艳宇宋长春柴俊海郭军赵全东李刚
关键词:硝基苯湿地土壤
硝基苯、苯胺在湿地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的吸附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应用平衡法研究了湿地土壤不同有机组分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经拟合后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可决系数分别为R2=0.983~0.997,R2=0.963~0.991(p<0.01,n=5),土壤不同有机组分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吸附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其吸附过程与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有关.硝基苯和苯胺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主要受腐殖酸、易氧化有机质组分和脂类化合物的影响,其中腐殖酸对硝基苯和苯胺具有最大的吸附容量;脂类化合物表现为与硝基苯、苯胺竞争土壤有机质结构中的吸附位点,去除脂类化合物后残余物的吸附量增大;矿物组分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吸附是次要的,吸附容量仅为2.31mg·kg-1和3.63mg·kg-1.硝基苯和苯胺的Koc值分别按如下顺序增加:碱提取残余物<原始土<过氧化氢氧化残余物<苯/甲醇提取残余物,原始土<苯/甲醇提取残余物<过氧化氢氧化残余物<碱提取残余物.
宋艳宇宋长春柴俊海郭军赵全东李刚
关键词:湿地土壤硝基苯苯胺
松嫩草地不同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长天数表现为负相关,函数关系为y=189.04x^-0.342(R^2=0.9466);天然羊草草地伴生的禾草和其它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体上高于同一时期羊草的消化率,其中榆树叶、苣荬菜和碱蓬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
孙海霞周道玮
关键词:松嫩草地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羊草
基于SEBAL模型的别拉洪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蒸散量估算被引量:7
2009年
蒸散发是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计算方法只能以点为基础进行计算。为排除蒸散发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模型,对别拉洪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的日蒸散情况进行了计算模拟,获取了相关地面特征参数及日蒸散量,并根据地表实测温度和涡度相关系统测量的蒸散量对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2008年三期估算结果的地表温度误差分别为1.57K、0.72K、1.73K左右,2006年一期估算蒸散量的误差为12.86%,说明SEBAL模型的精度能够满足蒸散量遥感估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蒸散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日蒸散量并不相同,其中水体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的蒸散量较高,而没有灌溉措施的旱田的蒸散量较低。不同生态系统日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不仅和灌溉条件有一定关系,而且也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杜嘉张柏宋开山王宗明曾丽红
关键词:蒸散能量平衡SEBAL模型TM影像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