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621063)

作品数:12 被引量:174H指数:9
相关作者:郑洪波谢昕梅西李丽王慧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南海北部
  • 4篇第四纪
  • 4篇晚第四纪
  • 4篇海洋学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南海南部
  • 3篇古海洋
  • 3篇古海洋学
  • 2篇东亚季风
  • 2篇东亚季风演化
  • 2篇有机碳
  • 2篇碎屑
  • 2篇粒度组成
  • 2篇陆源碎屑
  • 2篇末次冰期
  • 2篇末次冰期以来
  • 2篇南海西部
  • 2篇颗石藻
  • 2篇季风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6篇郑洪波
  • 4篇梅西
  • 4篇王慧
  • 4篇谢昕
  • 4篇李丽
  • 3篇黄恩清
  • 3篇李建如
  • 2篇杨文光
  • 2篇张训华
  • 2篇刘传联
  • 2篇陈国成
  • 2篇刘锐
  • 2篇汪品先
  • 1篇苏翔
  • 1篇韦刚健
  • 1篇邵磊
  • 1篇李前裕
  • 1篇葛黄敏
  • 1篇苗卫良
  • 1篇朱利东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4万年以来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古海洋学意义被引量:24
2008年
南海北部陆坡的17937柱状样上部4万年来有机碳和碳酸盐的含量分布特征显示:有机碳含量总体显示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碳酸盐则相反。C/N元素比分布范围和二组分分析说明该站位的有机碳以海洋自生有机碳为主,全新世达80%以上。根据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和两类不同来源有机碳所占比例计算得出的海洋自生生物产生的有机碳含量在MIS2时期最高,说明末次冰期海洋生产力提高。冰期冬季风强化,海水混合程度加强,营养物质利用更充分以及陆源输入增多导致营养物质增加。碳酸盐含量主要受陆源物质稀释的影响,为"大西洋型"旋回。碳酸盐旋回在全新世早中期存在低碳酸钙事件,可能与该时期的强降雨冲刷所致陆源稀释作用增强、海水溶解作用增强以及海洋表层生产力的降低等综合作用相关。
李丽王慧罗布次仁贺娟
关键词:有机碳碳酸盐
南海西部陆源沉积粒度组成的控制动力及其反映的东亚季风演化被引量:29
2007年
通过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的有孔虫氧同位素测定,建立了450ka以来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结合沉积物的密度、孔隙率和陆源碎屑含量,计算了陆源碎屑的堆积速率,结果显示在间冰期时堆积速率的平均值为4.9~6.0g/(cm^2.ka),高于冰期的1.9~5.0g/(cm^2.ka),-9发表过的南海南、北部冰期高于间冰期的特点明显不同.对陆源沉积物的粒度分布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获得了两个主控因子F1和F2,它们控制了陆源沉积近80%的粒度变化特征.对F1敏感的1.26~2.66μm%和10.8~14.3μm%呈现高频的波动,和北半球低纬夏季太阳辐射量吻合很好,显示23ka的岁差周期和13ka的半岁差周期.对F2敏感的4.24~7.42μm%和30.1~43.7μm%,则显示强烈的100ka的偏心率周期.本区的陆源沉积物来源于南海西南和北部2个地区,在动力上则分别由夏季风和冬季风驱动的不同方向的洋流搬运.研究认为,晚第四纪以来东亚夏季风受控于低纬区的夏季日射量的变化,而冬季风主要受高纬冰盖变化驱动,呈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波动,这反映了东亚季风演化的双重驱动机制.
陈国成郑洪波李建如谢昕梅西
关键词:晚第四纪陆源碎屑粒度东亚季风演化
南海南部50万年以来碳酸钙和有机碳记录及其揭示的东亚夏季风演化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解南海南部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关系,通过对南海南部MD05-2897孔晚第四纪500ka以来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高分辨率的研究发现,碳酸钙含量及堆积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而有机碳的含量及堆积速率则主要呈现频率更高的周期性变化.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都在间冰期时增加,冰期时降低,反映了间冰期时夏季风的增强导致上升流的加强和营养物质的增加,促使表层生产力提高.碳酸钙和有机碳含量及堆积速率具有100ka偏心率周期、40ka斜率周期、20ka岁差和10ka半岁差周期等最为丰富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对轨道周期响应的特色.碳酸钙和有机碳的堆积速率与北半球低纬夏季日射量吻合较好,说明岁差相关的北半球低纬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与全球冰量相关的气候变化可能是次要因素.
梅西张训华郑洪波刘锐黄恩清
关键词:南海南部晚第四纪有机碳碳酸钙
南海北部近代沉积物钕同位素分布及意义被引量:26
2009年
南海北部及周边地区近代陆源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总体相似,接近上地壳平均成分(PAAS),在重稀土含量上则略为偏高,LaN/LuN比值明显小于PAAS.但是珠江主要支流西江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含量略高于PAAS,在重稀土分布态势上明显偏轻,LaN/LuN比值明显大于PAAS.南海北部地区近代沉积物钕同位素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受控于珠江源区和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闽粤沿海地区εNd(0)值最大,西江沉积物最小,台湾岛以及海域中沉积物εNd(0)值介于两者之间.沿伶仃洋-东沙岛连线,在该线东北区域钕同位素值相对偏高,西南区域相对偏低.珠江源沉积物主要影响该线西南区域,源区母岩以发育大量古生代碳酸盐岩为特征.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主要影响该线东北区域,闽粤沿海源区母岩以发育大量中新生代花岗岩为特征.由于源区母岩成分上的不同,造成沉积物在重稀土含量、Sc/Ti比值以及εNd(0)值上存在明显差异.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高沉积速率堆积体的陆源物质超过80%来自南海北部源区即闽粤沿海源区以及台湾岛源区,来自珠江源的陆源沉积物不超过20%.
邵磊乔培军庞雄韦刚健李前裕苗卫良李昂
关键词:钕同位素物源分析海洋沉积沉积地球化学
南海南部120ka以来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东亚夏季风变迁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XRF岩芯元素扫描仪对南海南部MD05-2896孔岩芯样品进行1 cm间隔的元素测试。该孔底部年龄约为120ka。研究表明,南海南部间冰期夏季风活动增强,上升流发育;夏季风和降雨带来的陆源有机物输入增加,提高了表层的生产力;冰期夏季风减弱,陆源有机物输入减少,表层生产力降低。海洋表层生产力在MIS3早期(60-40 ka)较高,指示该时有特强的夏季风,上升流作用增强。Ba/Ti值表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并与北半球夏季日射量基本呈线性关系,体现了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天文驱动机制。
梅西张训华郑洪波刘锐谢昕黄恩清
关键词:南海南部晚第四纪元素地球化学生产力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被引量:5
2008年
对南海南部MD05-2896柱状样22.8kaBP以来的深海沉积物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和颗石藻化石定量分析。通过转换函数、特定有孔虫属种含量及比值和颗石藻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等探讨了南海南部海水表层温度、上部水体结构、初级生产力以及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8kaBP以前及10kaBP以来,海水表层温度较高,碳酸盐溶解作用较强,温跃层营养跃层较深,初级生产力较低。18~10kaBP冰期时,海水表层温度最低,碳酸盐溶解作用变弱,营养跃层和温跃层变浅,初级生产力较高。频谱分析结果显示,22.8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以类D/O事件的千年尺度周期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周期为1500年。
王良刘传联
关键词:颗石藻浮游有孔虫初级生产力
南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及盐度变化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岩芯成对的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和U37^k-SST计算出过去450ka以来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氧同位素艿。δ^18Owater和盐度Swater,二者的变化范围在冰期分别为0.2%0—0.6‰和34.2%0~35.1‰,间冰期分别为-0.6%0~0和32.4‰-33.7‰,表现为冰期高、间期低的特征。相反扣除冰盖影响后的剩余氧同位素δ^18Owater和剩余盐度Swater低、间冰期高的特征,在冰期分别平均为-0.5‰和32.7‰,间冰期分别平均为-0.3‰和33.1‰。研究认为该现象主要与赤道太平洋海域冰期纵向的ITCZ平均位置偏南导致的降雨增加有关,同时冰期温度低蒸发弱,间冰期温度高蒸发强以及冰期海平面下降,南海地理格局的改变、河流输入增多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李丽王慧李建如赵美训汪品先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物源及古环境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17
2008年
摘要文章在AMS^14C定年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海北部MD05—2905钻孔(20°08.17’N,117°21.61’E)末次冰期以来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时间序列,利用其中的正构烷烃、甾醇和烯酮等有机分子标志物对南海北坡25ka以来沉积物物源、气候环境变化进行探讨。长链正构烷烃总含量和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表明25.0~14.5kaB.P.时段南海北部沉积物中陆源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输入均较高,14.5~8.5kaB.P.时段迅速降低,全新世8.5kaB.P.之后稳定在较低水平。末次冰期海平面低,陆架出露面积大,陆源物质搬运至沉积地点的距离短,强盛的冬季风及其驱动的洋流有利于大量的陆源物质搬运至该沉积地点;14.5kaB.P.,对应于MWPIa时期,陆源物质输入迅速减少,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迅速降低,印证了此时海平面的快速上升。C31/C17物源参数表明陆源物质输入和海洋内生源输入在25.0~14.5kaB.P.时段和14.5~8.5kaB.P.时段分别占据了主要地位,这表明海平面变化对陆源物质输入影响可能更大;全新世8.5ka之后,陆源、海洋内生源输入交替占据主要地位,这可能与东亚季风增强有关。从有机分子标志物研究来看,海平面的变化对陆源物质输入及总海洋初级生产力可能均有重要控制作用,但海洋初级生产力中某些藻类如硅藻可能受控于不同的气候因素。C28甾醇含量指示硅藻在MWPIa和MWPIb时期大量增多,这可能是14.5~8.5kaB.P.海洋内生源输入相对较多的重要原因,同时,对11.0~8.5kaB.P.时段的碳酸钙低值事件可能有一定贡献,但其对海陆环境的响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周斌郑洪波杨文光李丽王慧
关键词:南海北部海平面古气候环境
南海晚第四纪陆源沉积:粒度组成、动力控制及反映的东亚季风演化被引量:46
2008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西部ND05—2901孔、南部MD05—2897孔的有孔虫氧同位素进行测定,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对3个孔的陆源碎屑组分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南部陆坡)的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主要受单一的因子Fn(Fs)控制,它可以控制62%(59%)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n密切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52~2.92μm和11.8~27.4μm,与Fs相关的粒度组分为〈2.42μm和6.76—14.30μm。南海西部陆坡获得两个主控因子Fwl和Fw2,分别控制46%和32%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wl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26~2.66μm和10.8~14.3μm,与Fw2相关的粒度组分为4.24~7.42μm和30.1~43.7μm。对敏感粒级的变化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北部的Fn与海平面升降作用紧密相关,呈现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周期性。而南部的Fs呈现高频的岁差周期波动,可能与夏季风演化引起的源区风化、河流搬运等的变化有关。南海西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南海的西南和北部两个地区,分别由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驱动的洋流搬运,Fwl和Fw2恰恰代表了这两种动力控制。因此,Fwl和Fw2控制的粒度组成变化间接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演化。研究认为,晚第四纪以来东亚夏季风受控于低纬区的夏季日射量的变化,呈现典型的岁差周期性,而冬季风主要受高纬冰盖变化驱动,呈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波动,这反映了东亚季风演化的双重驱动机制。
郑洪波陈国成谢昕梅西李建如葛黄敏黄恩清
关键词:第四纪陆源碎屑东亚季风演化
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对南海北部陆坡MD05-2905站9个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D05-2905站沉积物中稀土含量总量(ΣREE)变化范围较大,其分布范围为60.66×10-6~350.37×10-6,平均值为174.59×10-6,其中全新世样品的稀土含量总量明显低于末次冰期样品,其球粒陨石分布模式与上地壳基本一致。对比发现,其ΣREE平均值相对接近中国黄土和珠江口,而与深海粘土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相差较大,说明其主体可能来自陆源。稀土元素分馏参数δEu和δCe以及富集因子(EF)和判别函数(DF)揭示南海北部MD05-2905站沉积物与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都有联系,显示了多物源多传输方式的特征。另外发现富集因子(EF)和判别函数(DF)数值在末次冰期时期与全新世时期差别相对较大,末次冰期时期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的DF值都远远小于全新世时期,这可能反映末次冰期时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对南海北部的物源贡献更大,也反映末次冰期与全新世期间各个物源供给/传输方式可能发生变化。
杨文光谢昕郑洪波朱利东
关键词:稀土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