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Z11B305)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永强严俊鑫迟德富张鑫乾庞海玉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园林植物嗜食性及药剂毒力测定被引量:10
- 2013年
- 研究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对26科的50种园林植物的取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对21科40种园林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取食,嗜食蔷薇科的毛樱桃、重瓣玫瑰、秋子梨3种植物,喜食豆科的树锦鸡儿、忍冬科的暖木条荚蒾、毛茛科的芍药、蔷薇科的黄刺玫4种植物,少量取食的有33种植物。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8种药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胃毒活性,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的相对毒力最好,LD50为0.032μg.g-1,然后依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LD50为0.069μg.g-1)、0.3%苦参碱水剂(LD50为0.102μg.g-1)、5%吡虫啉乳油(LD50为0.169μg.g-1)、5.7%氯氟氰菊酯乳油(LD50为0.216μg.g-1),而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的相对毒力较低,LD50分别为1.121、0.799μg.g-1。
- 张永强严俊鑫张鑫乾迟德富刘明东
-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园林植物毒力测定化学防治
- 水杨酸诱导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抗性被引量:5
- 2013年
- 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其引发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诱导处理均对重瓣玫瑰白粉病有抑制效果,SA处理显著减低了重瓣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0.5 mmol/L SA诱导效果最好。不同浓度SA诱导(接菌)后,对重瓣玫瑰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影响,且对总酚质量分数、木质素相对值的影响明显。经0.5 mmol/L SA诱导后,叶片PPO活性、总酚质量分数均在诱导(接菌)后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喷施清水)的1.55、1.71倍,是CK2(喷施清水+接种白粉菌)的1.33、1.50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 mmol/L SA诱导(接菌)后PAL、POD活性在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的1.68、2.06倍,是CK2的1.35、1.56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0.5 mmol/L SA处理在整个试验期间诱导的木质素相对值均显著高于CK1、CK2。
- 严俊鑫迟德富张永强宇佳张晓娇
- 关键词:水杨酸白粉病防御酶次生代谢
- JA、SA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研究重瓣玫瑰的诱导抗病性,采用茉莉酸(JA)、水杨酸(SA)处理重瓣玫瑰,研究其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和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JA和SA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JA或SA诱导后株高、叶片面积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JA、SA诱导处理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明显。经JA诱导,当浓度为0.5、0.5、1.0mmol/L时PAL、PPO、POD活性分别在第5、3、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1.91、1.92、1.61倍,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经SA诱导,当浓度为1.0、0.5、1.0mmol/L时PAL、PPO、POD的活性分别在第3、3、5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2.14、1.63、1.81倍,差异显著;JA、SA的诱导效果的持效期约为7~9d。外源JA、SA处理,可以激发植物自身的防御反应,对抵御病虫侵害等逆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严俊鑫迟德富张永强庞海玉
- 关键词:茉莉酸生长发育防御酶
- 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防御酶的诱导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重瓣玫瑰(Rosa rugosa‘plena')的诱导抗虫性,采用机械损伤方式诱导处理重瓣玫瑰,研究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可诱导重瓣玫瑰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加,PPO、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PAL活性的升高持续时间较长。T3(打孔损伤,3孔/叶)处理为最适的损伤程度,诱导的PAL、PPO、POD活性分别在第7、3、5天达到最高值。因此认为,采用适度地损伤能够诱导重瓣玫瑰较高的防御酶活性,提高植株的防御能力。
- 严俊鑫关桦楠迟德富张永强张丹
- 关键词:机械损伤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