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5064)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巩亚东王超刘月明程军张永震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铣削
  • 3篇微尺度
  • 3篇微铣削
  • 3篇面粗糙度
  • 3篇表面粗糙度
  • 3篇参量
  • 3篇粗糙度
  • 2篇硬脆材料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数控
  • 2篇材料性能
  • 1篇形貌分析
  • 1篇延性
  • 1篇砂轮
  • 1篇砂轮磨削
  • 1篇数对
  • 1篇数控铣
  • 1篇数控铣削
  • 1篇倾角

机构

  • 9篇东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

  • 9篇巩亚东
  • 5篇王超
  • 4篇刘月明
  • 3篇张金峰
  • 3篇张永震
  • 3篇程军
  • 2篇尹国强
  • 2篇范智广
  • 1篇武治政
  • 1篇曹振轩
  • 1篇吕威
  • 1篇郑伟生
  • 1篇姚丽

传媒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分布规律被引量:5
2013年
以正交试验设计理论为依据,结合数控加工技术的特点,给出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分布规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变直径凸轮铣削加工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用Matlab对凸轮的线轮廓进行模拟,验证了数控铣削加工的线轮廓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用极差分析法对加工误差较大的两处轮廓R_2和R_5进行线轮廓度误差分析,研究加工参数对其影响的显著性差异.在设计同一零件的不同弧段的轮廓度公差时所选定的值应该是不同的,
范智广巩亚东王超吕威
关键词:正交试验线轮廓度MATLAB
刀具直径和磨料粒度对微铣磨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微尺度铣磨复合加工是一种兼具微铣削与微磨削特点的新型加工工艺.为给微铣磨复合刀具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用立方氮化硼(CBN)微铣磨复合刀对不同材料进行微铣磨复合加工试验,并与微铣削加工进行对比,研究刀具直径和磨粒粒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刀具参数能使微铣磨复合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亚微米级,且优于微铣削表面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磨粒粒径或增大刀具直径能够提高微铣磨复合加工的表面质量,且磨料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王超巩亚东尹国强程军
关键词:磨料粒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
数控曲线磨削精度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正交试验设计理论为依据,结合数控加工技术的特点,给出了数控曲线磨削加工精度分布规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以薄板为加工工件的数控磨削加工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用MATLAB对薄板曲线部分的圆度误差进行模拟,验证了数控磨削加工的圆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用极差分析法进行圆度误差分析,研究加工参数对精度影响的显著性差异。指出影响数控加工表面粗糙度精度分布趋势的主要因素,并在Matlab中模拟了数控曲线磨削表面粗糙度值的分布趋势。
范智广巩亚东王超姚丽
关键词:正交试验
微铣削力在高速微尺度加工中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微铣削过程中微铣刀刀刃受到的微铣削力进行测量,并研究其特性和变化规律.从理论角度对螺旋立铣刀的受力机理进行重点分析.借助现有的微铣削实验平台,选择典型的工件材料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法.对加工不同材料工件的刀具所受到的微铣削力进行分析,获得了微铣削力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刀具受到的微铣削力随着微铣削参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与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密切相关.微铣刀刃径、每齿进给量、轴向铣削深度和材料的晶粒尺寸是引起尺寸效应的主要因素.
张金峰巩亚东张永震刘月明
关键词:材料性能尺寸效应立铣刀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提出一种带有粗磨区倾角θ的陶瓷结合剂CBN点磨削砂轮,研究了新型砂轮设计与制备的原理;这种新型砂轮具有磨除率大、加工精度好等优点.分别用不同θ角的砂轮在一系列磨削参数条件下磨削QT700材料的阶梯轴,用超景深显微系统和三维轮廓仪观测工件的表面质量,测量出表面粗糙度,得出偏转角α、磨削深度a p、工件轴向进给速度v f和砂轮速度v s等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且比较了在同一组磨削参数下,3种不同θ角砂轮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情况.
尹国强巩亚东王超温雪龙
微尺度高速铣削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功能器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制造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和加工误差小的微零件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高速微铣削加工不同材料的微沟槽,研究沟槽底面质量和沟槽立面毛刺特性和变化规律,为微零件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从理论角度引入微铣刀切削刃微切削和划过表面的次摆线模型,对铣削表面形成原因和毛刺产生机理进行着重分析;借助于已有的微铣削试验平台、选择典型工件试验材料并设计对应的试验方法;针对典型材料加工后的表面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获得微沟槽表面粗糙度和毛刺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每齿进给量与切削刃圆弧半径的比例小于1,即发生最小切削厚度效应;随着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的逐渐增大,沟槽底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将会逐渐降低;毛刺的分布数量和高度差会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而下降,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加大而变高。在高速微铣削研究中得出的微沟槽规律对深层次研究表面质量加工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巩亚东张金峰张永震刘月明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
硬脆材料微磨削延性域复合临界条件建模及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分析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微磨削槽磨未变形切屑厚度hm数学模型,引入微尺度效应系数Md、延性域系数与延-脆性域系数ζ0与ζ1,针对硬脆材料特性提出微磨削延性域,延-脆性域复合临界条件模型。基于精密微磨削机床进行钠钙玻璃与单晶硅这两种典型材料的微尺度槽磨磨削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两种材料微磨削表面裂纹变化规律。基于实际试验数据结果对提出的硬脆材料微磨削复合临界条件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模型的科学性。分别给出钠钙玻璃与单晶硅的延性域与延-脆性域微磨削加工参数a0与a1,为硬脆材料微磨削延性域临界磨削条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试验依据。
程军巩亚东阎旭强郑伟生
关键词:硬脆材料
高速微尺度铣削分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微铣刀刃径非常小,在高速微铣削加工过程中很难判断其磨损状况以及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的问题,在微铣削过程中测量微铣刀刀刃受到的微铣削力,研究微铣削力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以有效、间接地反映刀刃变化和工件加工表面质量。从理论角度对螺旋立铣刀受到的微铣削力机理进行了着重分析;借助已有的微铣削试验平台,选择典型工件试验材料并设计对应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针对多种材料受到的微铣削分力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获得了微铣刀刀刃受到的微铣削力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铣削参量的变化,微铣削力的变化规律与所加工材料的物理机械加工性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微铣刀刃径及其每转进给量、轴向铣削深度、材料的晶粒大小都是尺寸效应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张金峰巩亚东张永震刘月明
关键词:材料性能
Modeling and Evaluating of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in Micro-grinding on Soda-lime Glass Considering Tool Characterization被引量:5
2013年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icro-grinding mainly focuses on the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different materials. However, the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in micro-grinding is the base of achieving high quality processing surface. Therefore,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ng surface roughness in micro-grinding of hard brittle materials considering micro-grinding tool grains protrusion topograph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of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between convention grinding process and micro-grinding process are analyzed. Topography characterization has been done on micro-grinding tools which are fabricated by electroplating. Models of grain density generation and grain interval are built, and new predicting model of micro-grinding surface roughness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recis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proposed, a micro-grinding orthogonally experiment on soda-lime glass i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 series of micro-machining surfaces which are 78 nm to 0.98 ~tm roughness of brittle material is achieved. It is found that experimental roughness results and the predicting roughness data have an evident coincidence, and the component variable of describing the size effects in predicting model is calculated to be 1.5x 107 by reverse metho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oposed model builds a set of distribution to consider grains distribution densities in different protrusion heights. Final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grinding tools which a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 has been don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se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incidence between surface prediction data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asurements from experiment result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ng surface roughness in micro-grinding of hard brittle materials considering micro-grinding tool grains protrusion topography, which would provide significant research
CHENG JunGONG YadongWANG Jinsheng
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成机理试验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微磨削作为微尺度硬脆材料元器件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硬脆材料微磨削材料去除机理、提出其应为脆性去除与延性去除的综合作用,并就硬脆材料微磨削中材料去除过程与传统磨削方式的不同建立微磨削表面形成模型。为揭示硬脆材料微磨削过程的表面形成机理,验证所提出的微磨削未变形切屑厚度hm与微磨削表面粗糙度Ra计算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针对钠钙玻璃这一典型硬脆材料设计了正交微磨削试验,就试验结果进行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貌分析,讨论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规律。基于试验数据结果对所建立微磨削模型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试验获得了微磨削后表面粗糙度Ra从78 nm至0.98μm的一系列表面,为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试验依据。
程军巩亚东武治政王超曹振轩刘月明
关键词:形貌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