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FX032)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小苹柳之茂赵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法律
  • 2篇知识产权
  • 2篇法律保护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野
  • 1篇知识产权法
  • 1篇知识产权法律
  • 1篇知识产权法律...
  • 1篇知识产权制度
  • 1篇私法
  • 1篇特质
  • 1篇特质研究
  • 1篇权法
  • 1篇文化权
  • 1篇文化权利
  • 1篇西北民族地区
  • 1篇律制
  • 1篇民族地区

机构

  • 4篇甘肃政法学院
  • 2篇兰州商学院

作者

  • 2篇柳之茂
  • 2篇李小苹
  • 1篇赵海燕

传媒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湖南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4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问题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理论基础,它关系到研究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学界广泛接受的是公私法结合的模式,并从主体、客体、属性、特点、涉及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得出了无法单一地利用公法或私法对它进行保护的结论;学界讨论的另外一个焦点是在私法领域内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主要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支持者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依靠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另一种观点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度中适合的部分要利用,不适合的则另用他法。
李小苹柳之茂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私法公法知识产权制度
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个案研究——以甘肃临夏砖雕保护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适用的法律,因遗产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可市场化的一类,临夏砖雕在其发展中面临机器化生产威胁纯手工砖雕、砖雕生产者之间利益关系、砖雕生产者内部利益关系需要理顺和协调等问题。无论是硬性的法律,还是相关部门和行业相对"软"的措施,都应包含对市场主体利益、遗产传承发展以及生产者生命健康的关切。
李小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法律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的分类有利于法律保护。但是,学界以及国际国内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在用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很大困难。基于法律保护的方便,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法律角度确立分类标准,重新进行分类,这些分类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存在的混乱和利益冲突问题。为此提出了三个标准,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市场化为标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习俗化为标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宗教化为标准。
李小苹
关键词:法律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特质研究
2012年
本文重点研究了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文化权利的表现特点,强调应珍视并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高度重视并排除不利因素,从而为对其文化权利进行针对性法律保护提供依据和打下基础。
赵海燕
关键词:文化权利特质
法哲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3年
哲学视野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法律制度、保护行动及其思想观的进一步反思,对于可能的保护理念的建构,对不良思想倾向的批判,有助于建立适当、合理的现代世界意识和可能的思想观念,这种可能的思想观念是基于思想史、人类学以及现代化理论的。
柳之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