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113)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青胡洲陈亚群许佳刘敏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面罩前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
- 2017年
- 面罩前牵引矫治器对于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在临床应用广泛,为了更好的掌握此矫治手段的治疗时机,治疗程序等,提升对该类疾病治疗的预后,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面罩前牵引(facemask,FM)的研究,发现前牵引配合扩弓FM+RME(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仍然是骨性Ⅲ类错畸形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骨支持式FM以及BAMP等新技术的运用作为前牵引矫治的新方法。本文将就面罩前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胡洲赵青
- 关键词:骨性畸形前牵引
- miRNA-155-5p与近日节律基因Bmal1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衰老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近日节律基因Bmal1(brain and muscle arant-like-1)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中的miRNA-155-5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增殖能力及衰老的影响,为阐明骨衰老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1月龄小鼠股骨骨髓腔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纯化培养并传代至P3,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s表面抗体的荧光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BMMSCs,构建miR-155-5p及Bmal1过表达/干扰的BMMSCs稳转细胞系,细胞系由qRT-PCR验证,CCK-8检测miR-155-5p及Bmal1过表达/干扰的4种稳转细胞系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β-半乳糖苷酶实验检测细胞衰老状况,qRT-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P53的表达。结果慢病毒转染的BMMSCs稳转细胞系构建并鉴定成功。过表达miRNA-155-5p表达后,BMMSCs的增殖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上调,P16、P53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干扰miRNA-155-5p表达,BMMSCs的增殖活性增强,凋亡率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下调,P16、P53相对表达水平下降。过表达/干扰Bmal1表达,上述效应与过表达/干扰miR-155-5p表达相反。结论miRNA-155-5p的表达抑制BMMSCs增殖,促进衰老;Bmal1的表达有利于增强BMMSCs的增殖及抗衰老能力。
- 郑佳雯赵青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转染微小RNA流式细胞术干细胞治疗
- 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被引量:13
- 2018年
- 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由国外传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多为模仿、追随,其中一些学习取得成效,另一些学习效果也不佳,这证明一味效仿并非成功的捷径。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和变革,国内口腔医学教育现状相对符合国情。作者近几年陆续拜访了香港大学牙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学院等一些知名牙学院,在国内也从事口腔医学教育,
- 王禹弘赵青
-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育教育现状教育改革
- 四手操作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中的效果被引量:11
- 2014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唇侧托槽矫治器位于牙齿的唇面,对患者的美观有较大影响,这也是成年患者放弃正畸治疗的一大原因.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三维数字模型采集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在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1997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Braceless invisible orthodontic)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矫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程序化批次生产,为广大正畸医师和患者在临床上提供了一种美观、隐蔽、便捷、舒适的正畸矫治器供选用.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中经常要用到一种辅助装置——附件来协助矫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的三维方向控制牙齿移动.而附件的粘接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的关键环节,附件粘接是否准确到位、是否牢固且不易脱落、粘接的附件是否完整都依赖四手操作的护理程序的密切配合.本文旨在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过程中四手操作对椅旁效率及粘接效果的影响.
- 许佳张安翔刘敏
- 关键词:四手操作
- 上颌窦底与正畸牙移动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上颌窦底与上后牙关系十分密切。在正畸临床中,由于上颌窦的存在,使得上颌拔牙间隙的关闭及间隙两侧牙根平行变得困难,同时牙根吸收的风险增加;对后牙萌出过度、后牙牙槽嵴发育过度需压低后牙的开患者及下后牙缺失对颌磨牙伸长需压入的患者,上颌窦的存在同样也增加了上后牙压入的困难。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系统性总结了上颌窦底与正畸牙移动的关系。
- 陈亚群谢乙加胡洲赵青
- 关键词:上颌窦底
- 薄型牙槽骨的重度前牙开病例治疗1例
- 2018年
- 本文报告1例25岁女性重度开患者的治疗。患者Ⅲ度开,全口牙槽骨极薄,唇舌侧根型明显,采用固定矫治并配合肌功能训练,在治疗过程中上颌尖牙穿出唇侧骨皮质,将上颌双侧尖牙托槽换成HX托槽并进行龈向反向粘接,同时减少唇肌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后,尖牙牙根重新位于骨松质中,矫治后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尖牙、磨牙达到Ⅰ类关系,咬合功能良好,面形得到改善。本病例表明非骨性重度开病例通过固定矫治配合有效的肌功能训练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卓海亚胡洲赵青
- 关键词:开[牙合]固定矫治肌功能训练
- 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及病例被引量:9
- 2015年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正畸临床后,以其美观性、舒适性、便捷性和疗效可预测性备受国内外正畸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本文将主要就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生物力学特点,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在临床使用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 谢乙加陈亚群赵青
- 关键词:正畸隐形矫治生物力学
- 颊间隙美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微笑美学的研究,从侧貌美学到正面美学,从静态美学到动态美学。颊间隙,作为微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微笑美学的影响也逐渐被正畸医生甚至普通大众意识到。口腔正畸医生要在充分了解颊间隙审美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通过正畸矫治方法改变颊旁间隙大小的方法,才能在临床方案设计和矫治实施的过程中为更多患者带来更美的微笑。因此,本文从颊间隙的定义及研究、颊间隙的大小及美学呈现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对正畸临床美学决策提供参考。
- 谢乙加邹训明徐晓梅林富伟赵青
- 关键词:美学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