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114)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庄子齐江钢辉王敦建唐方根吴凌云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血瘀
  • 3篇血瘀型
  • 3篇血瘀型腰椎间...
  • 2篇针刺
  • 2篇盘移位
  • 2篇椎间盘移位
  • 2篇介入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庄子齐
  • 3篇江钢辉
  • 2篇王敦建
  • 1篇李小兵
  • 1篇吴凌云
  • 1篇唐方根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对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并设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局部针刺夹脊穴,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郄穴及委中穴治疗,持续28 d,模型组、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炎症滤纸质量,并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和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检测。【结果】针刺能改善模型大鼠患肢活动,促进痛觉、触觉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均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NO和IL-6水平、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这可能是临床上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
庄子齐王敦建唐方根吴凌云李小兵
电针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血液流变学IL-6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IL-6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侠溪等特定穴;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根据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及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分别为(18.47±10.46),(22.67±10.9);(3.47±1.45),(5.67±1.52),经t检验,P<0.001。疗效经Ridit分析,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IL-6及血液流变学。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疼痛减轻程度,改善直腿抬高试验等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IL-6及血液流变学,从而消除神经根炎症有关。
庄子齐江钢辉LIUWei-bang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血瘀型针刺疗法血液流变学IL-6
针刺郄穴为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侠溪等特定穴,配合葛根素注射液介入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配合阿是穴常规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积分、疼痛VAS法积分、直腿抬高试验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IL-6水平、红细胞比积、血沉方程K值、全血比黏度高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血沉方程K值、IL-6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治疗组改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减轻程度等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IL-6水平及血液动力学指标,从而消除神经根炎症有关。
庄子齐江钢辉
关键词:针药并用
葛根素介入配合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计算器数字随机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倒)。治疗组给予针刺L4-S1夹脊穴和外丘、委中、侠溪等特定穴,配合葛根素注射液介入病变腰椎间盘椎间孔附近治疗;对照组针刺治疗同治疗组,配合常规穴位注射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根据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 =2.525.P=0.012),且治疗组的平均疗程比对照组为短(P<0.001)。治疗后两组的症状体征总评分、疼痛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的IL-6含量均下降,而治疗组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的介入治疗与针刺的协同作用优于葛根素的穴位注射合常规针刺。这可能与介入治疗能使药物直达病所,更有利于外周血IL-6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从而消除神经根炎症有关。
庄子齐江钢辉
关键词:腰椎介入疗法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法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2005年
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后,应用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其疗效,并与Fairbank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方法,表明本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较客观的方法之一。
庄子齐王敦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