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作品数:386 被引量:1,779H指数:17
相关作者:朱建国孙越强余锦白伟华樊仲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4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理学
  • 82篇机械工程
  • 71篇电子电信
  • 58篇天文地球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生物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核科学技术
  • 13篇电气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7篇激光
  • 32篇光学
  • 26篇光谱
  • 17篇成像
  • 16篇激光器
  • 14篇传感
  • 12篇脉冲
  • 10篇细胞
  • 10篇激光跟踪
  • 9篇纳米
  • 9篇激光诱导
  • 8篇中子
  • 8篇激光跟踪仪
  • 7篇等离子体
  • 7篇掩星
  • 7篇探测器
  • 7篇离子
  • 7篇半导体
  • 6篇微流控
  • 5篇微流控芯片

机构

  • 230篇中国科学院
  • 142篇中国科学院大...
  • 31篇中国科学院研...
  • 31篇中国科学院光...
  • 30篇中国科学技术...
  • 18篇中国科学院微...
  • 17篇中国科学院国...
  • 14篇中国科学院过...
  • 13篇中国科学院长...
  • 12篇中国科学院电...
  • 11篇北京国科世纪...
  • 9篇中国科学院力...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城...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中国科学院宁...
  • 7篇中国科学院合...
  • 7篇东莞中子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朱建国
  • 13篇孙越强
  • 13篇余锦
  • 12篇樊仲维
  • 12篇白伟华
  • 10篇孟祥广
  • 10篇杜起飞
  • 10篇周维虎
  • 8篇唐昊冶
  • 8篇刘钢
  • 8篇杨小秋
  • 7篇曾青
  • 7篇黄青山
  • 6篇王冬伟
  • 6篇董瑞芳
  • 6篇伍小平
  • 6篇张志刚
  • 6篇张青川
  • 5篇周晓光
  • 5篇俞育德

传媒

  • 21篇光学学报
  • 17篇物理学报
  • 15篇中国激光
  • 13篇激光与光电子...
  • 12篇红外与激光工...
  • 12篇光谱学与光谱...
  • 9篇光学精密工程
  • 7篇物理化学学报
  • 7篇原子核物理评...
  • 6篇空间科学学报
  • 6篇波谱学杂志
  • 6篇光子学报
  • 6篇CT理论与应...
  • 5篇化工学报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岩土力学
  • 5篇大气与环境光...
  • 4篇分析化学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年份

  • 8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14篇2020
  • 36篇2019
  • 61篇2018
  • 31篇2017
  • 47篇2016
  • 53篇2015
  • 42篇2014
  • 33篇2013
  • 30篇2012
  • 21篇2011
  • 17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3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aPTT测量的Parylene-C增强型石英晶体微天平耗散检测系统被引量:3
2018年
房颤、血栓等患者抗凝药物日常口服等场景迫切需要凝血参数快速检测,本文设计和制作了一种Parylene-C增强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及其耗散因子检测系统用于凝血测量。首先使用Parylene-C有效增加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的峰峰值和有效使用次数,基于传感器耗散因子对血液凝固过程血液粘弹性变化敏感,设计电导谱分析法的压电传感器耗散因子快速测量系统,对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测量。并用SYSMEX CS 5100光学凝血仪、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验证系统测量结果。实验表明,Parylene-C增强型QCM传感器信号峰峰值增加8±1%,传感器aPTT实验有效重复使用次数为30次,系统30℃温差最大耗散偏移2.09×10-6。aPTT耗散曲线与光学法(lambda950)吸光度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与SYSMEX CS 5100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9。同样本10次重复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为1.48%。Parylene-C增强型QCM传感器与耗散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具备多场景下凝血参数快速检测的能力,系统温度稳定性好,具有满足即时检测应用的潜力。
丰斌姚佳张威张威孔慧周连群
关键词:石英晶体微天平耗散因子凝血功能检测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获得空心光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2014年
光镊技术中,会聚的空心光束形成的能量光阱可用来捕获吸光性颗粒或操纵吸光性颗粒沿光轴方向运动。采用Gerchberg-Saxton(GS)算法计算所需相位,并将相位载入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来获得空心光束。为了提高会聚的空心光束能量,对空间光调制器相位屏进行预处理,叠加数字闪耀光栅位相,实现了将四个一级衍射谱闪耀至零级干涉极大位置,空心光束能量提高到原来的4.7倍。为了消除空间光调制器二维光栅结构所形成的零级谱亮斑以及高级谱的影响,在相位屏上加入球面波相位,使得空心光束衍射谱平面与零级谱平面的空间位置分离,并采用带通滤波器将空间光调制器的零级谱亮斑和高级谱滤掉。采用高度会聚透镜将所得空心光束会聚为微米尺寸,可应用于捕获吸光性颗粒。另外,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平移原理实现空心光束实时平移,该方法可应用于实时操纵吸光性颗粒移动。
张志刚张晓丹刘丰瑞张青川程腾高杰伍小平
关键词:激光光束整形光镊空心光束
基于ROACH的微波全息法相关机设计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ROACH开发平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微波全息法测量的高性能实时数字相关机,采用了带通采样技术,无需在相关机之前进行基带转换,使全息测量硬件系统更加简洁;采样速率为10 Mbps^1 000 Mbps可调,采用数字混频、数字滤波,信号带宽和频率分辨率都易于调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相关机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可靠。
裴鑫李健陈卯蒸聂俊
关键词:ROACHFPGA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目前已成功完成400kV强流加速器和ECR离子源的研发,获得了400keV、10mA的质子束流和一价氦离子束流及800keV、2mA二价氦离子束流。大功率固体靶的研制及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的建立也已成功完成。超低本底快中子探测器、4πBGO探测器阵列以及大立体角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已研制组装完成,并测量了地面和锦屏地下实验室的本底水平。总体来说,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完成了中期设立的目标并通过了基金委评估(A级)和国际评估。
柳卫平李志宏何建军何建军连钢郭冰连钢郭冰苏俊孙良亭李云居崔保群孙良亭武启安竹陈治钧陈雄军符长波甘林贺国珠Alexander Heger甘林贺国珠黄宁贾保禄黄翰雄黄宁李荐民江历阳李涛李荐民罗小兵李涛梅东明罗小兵秦久昌任杰钱永忠秦久昌任杰王硕王友宝王鹏王硕王友宝许世伟颜胜权曾晟于祥庆岳骞曾晟张环宇张辉张立勇方晓张宁涛张奇玮张涛赵伟赵茁张雪珍
关键词:天体物理
基于介孔TiO_2薄膜等离子体波导的拉曼光谱技术研究
2016年
利用溶胶-凝胶分子模板法在表面覆金的玻璃基底上制备275 nm厚的介孔二氧化钛(TiO_2)薄膜,形成等离子体波导(PW)传感芯片.利用菲涅耳公式拟合实验测得的导模共振波长,得出TiO_2薄膜的多孔度约为0.589.基于光学互易定理仿真分析了置于介孔导波层中的电偶极子的拉曼辐射角分布,结果表明:辐射到衬底中的拉曼光包含沿导模共振角辐射的定向信号和辐射角小于全反射角的非定向信号;前者需借助棱镜耦合器才能被探测到,后者可从芯片背面直接被探测到;从导波层直接辐射到空气中的拉曼光称为背向信号,它的角分布呈发散式,几乎不受棱镜耦合器影响;定向信号的最大功率值远大于非定向信号和背向信号的相应值.实验研究了吸附于介孔导波层中的结晶紫分子的拉曼光谱,采用体光束激发方式探测到了定向、非定向和背向拉曼信号,定向信号强度的最大值是非定向信号的2倍多,在使用棱镜耦合器前后测得的背向信号强度几乎不变.
万秀美陈晨范智博逯丹凤高然祁志美
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协同目标跟踪系统设计
2014年
针对多镜头目标跟踪系统协同性差及单镜头系统目标跟踪观测过程中视场小、无法实现宽视场跟踪的现状,设计了能同时实现宽视场跟踪窄视场局部目标检测的协同跟踪系统。该系统基于数字微镜阵列高反射率、高性能视场分割的特点。验证实验中,宽窄视场分割系统实现了50ms的协同成像周期;窄视场像中心调整系统不超过2%的绝对位置误差,为局部目标光束中心难以与窄视场成像系统视轴重合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验依据。
朱涵张滋黎唐亚军郭喜庆周维虎
关键词:DMDCCD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化标定谱线自动选择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选择合适的特征谱线是以内标法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前提,需要科研工作者精心分析和比较,往往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结果最优。基于遗传算法为内标法提出了一种从原始光谱中自动选择分析线和参考线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从低合金钢样的LIBS光谱中为锰(Mn)、镍(Ni)、铬(Cr)、硅(Si)和铁(Fe)元素分别选择了用于内标法定量分析的分析线和参考线。优选得到的最优谱线为,Mn的分析线和相应的参考元素Fe的参考线分别是403.306 8和368.745 7nm,Si的分析线和相应的参考元素Fe的参考线分别是288.157 7和427.176 1nm,Cr的分析线和相应的参考元素Fe的参考线分别是286.510 0和272.753 9nm,Ni的分析线和相应的参考元素Fe的参考线分别是352.453 6和358.698 5nm。最后基于优选得到的谱线以内标法对这些元素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证明,使用这种谱线选择方法能够自动从原始光谱中找到最优特征谱线,使内标法定量分析得到最好的结果。
孔海洋孙兰香胡静涛张鹏
关键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遗传算法内标法合金钢
基于前沿监测技术探讨“大开发”对鸟类迁徙及其栖息地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用鸟类数量来确定国际重要湿地,将地球上受威胁最严重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水鸟数量锐减,相关监测和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联合10个国家的鸟类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亚洲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迁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亚洲20多个国家的大型迁徙水鸟均利用我国的湿地,其集中利用区域不超过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6条大河流域的湿地。进而,探讨了湿地面积、涨落区和水文过程与鸟类数量和行为的关联性。"大开发",尤其是对湿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鸟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水鸟数量锐减。从全球视角分析,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已对典型湿地开启了成功保护,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信心。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我国牵头组织全球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的建议。
曹垒孟凡娟赵青山
关键词:水鸟迁徙流域综合管理
基于散射矩阵的气溶胶识别与粒径分布反演研究
2023年
散射矩阵是描述介质散射特性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对介质的理化特性敏感。为研究利用该参数对气溶胶进行识别及理化特性获取的可行性,设计并实验测量了聚α烯烃和氯化钠两种气溶胶样品的散射矩阵,讨论了二者矩阵元素的角度分布规律,并基于Mie散射理论,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利用测量结果对聚α烯烃气溶胶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通过矩阵元素的角度分布规律可以对两种气溶胶进行有效识别与区分,结合相关散射模型与反演方法还可以获得气溶胶的理化特性。该研究为气溶胶识别及其理化特性的获取提供了方法参考。
陈民旺裘桢炜洪津
关键词:散射矩阵粒径分布反演
基于可穿戴式传感装置的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是PD诊疗中的一个难题;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运动传感器的可穿戴式装置可以跟踪PD病人设定动作和自主运动等运动信息,从而实现帕金森运动症状的实时和客观的量化评估。首先介绍MEMS运动传感器技术及用于帕金森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典型性可穿戴式系统,包括其局限性;然后对震颤/异动症、缓慢运动、肌肉僵直、姿势步态障碍等4个主要运动症状的量化评估方法及其与神经科医生临床判断相关性分别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对PD症状波动等运动并发症对运动症状量化评估的影响进行讨论。介绍MEMS运动传感技术在PD运动症状量化评估中的应用及其精确性,为基于可穿戴式传感装置的帕金森运动症状定量评估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戴厚德熊永生蔡国恩林志榕叶钦勇
关键词:UPDRS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