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99KY05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茂忠尤佳徐东明孙洪范曹现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1篇诱导成骨
  • 1篇诱导成骨能力
  • 1篇诱导性
  • 1篇桡骨骨缺损
  • 1篇桡骨缺损
  • 1篇羟基乙酸
  • 1篇聚乳酸
  • 1篇聚乳酸-聚羟...
  • 1篇聚羟基乙酸
  • 1篇骨膜
  • 1篇骨移植
  • 1篇骨移植修复
  • 1篇成骨
  • 1篇成骨能力

机构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姜文学
  • 2篇曹现林
  • 2篇孙洪范
  • 2篇徐东明
  • 2篇尤佳
  • 2篇胡茂忠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诱导性人工骨膜复合异体骨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诱导性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异体骨相结合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IGF-Ⅱ)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制备诱导性人工骨膜。将27只兔建立右侧桡骨10mm节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9只。A组植入PLGA/bBMP+IGF-Ⅱ+bFGF人工骨膜和兔异体骨;B组植入PLGA/bBMP+IGF-Ⅱ+bFGF人工骨膜;C组单纯植入兔异体骨。术后2、4、8周每组分别取3只动物,进行X线检查、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组织学观察和免疫学检测,比较各组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A组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在8周时已经完成骨缺损的修复;B组在术后8周仍处于塑形改建之中;C组在术后8周时植入的异体骨坏死且被大量结缔组织包裹。A组移植物引发的宿主抗体水平低于C组,在体外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多项免疫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复合bBMP、bFGF和IGF-Ⅱ人工骨膜通过刺激血管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加快异体骨的血管化,降低免疫反应,促进其与宿主骨的愈合;同时,异体骨能起到支架的作用,可有效避免人工骨膜的塌陷。将诱导性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异体骨联合应用比单纯应用以上两种材料更能有效促进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
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关键词:骨膜骨移植
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的构建及其诱导成骨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制备PLGA-bBM P,PLGA-bBM P-IGF-Ⅱ,PLGA-bBM P-IGF-Ⅱ-bFGF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并比较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GF-Ⅱ,bFGF和bBM P,分别与PLGA复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用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以单纯PLGA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8周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四环素示踪和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三种生长因子存在时间。结果提取的小牛骨bBM P能诱导成骨,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能在体内诱导新骨的形成,明显优于PLGA(对照组),其诱导效果呈现PLGA/bBM P(B组)
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关键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桡骨骨缺损诱导成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