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60106)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岳红记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北朝关中地区“长安书体”的成因
- 2014年
- 北朝关中地区出土的造像碑比较多,且比较集中。造像题记书法形成的"长安书体",以"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有着隶书遗法,书风端正疏朗、纯厚优雅,简朴超逸之美"等特征在魏碑书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通过对民族关系、刻工、汉画像石的继承、多人合作的二次艺术等方面的分析,旨在说明"长安书体"的形成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智慧有密切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贡献。
- 王梦菡岳红记
- 关键词:北魏书法
- 透视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书画艺术传播被引量:6
- 2012年
- 我国的书画艺术传播分为实物传播和非实物传播,早期以实物传播为主,在当今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以非实物传播为主,且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书画艺术传播过程具有双向互动、缩短空间和时间、节省成本等优势,但也出现信息泛化、书画泡沫、对原始书画艺术作品的误读等问题。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 岳红记
- 关键词:新媒介书画艺术
- 论刻工对《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北魏的《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被誉为北朝石刻中的奇品。从石刻学角度切入并通过田野考察法对该造像题记书体进行研究,认为《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的形成与当时刻工的关系极大,它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二次艺术,从而显示了它在魏碑书法中独有的粗犷、草率、古朴稚拙,方圆兼顾,藏露皆有,楷中兼隶意的独特艺术。
- 王梦菡岳红记
- 关键词:刻工造像题记书法艺术
- “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其他地方的造像题记书体。研究结果纠正了书法史上对魏碑体书法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了魏碑体书法的地域概念与研究范畴。
- 岳红记
- 关键词:造像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