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7036)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彦征凌婉婷程兆霞曾跃春卢晓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多环芳烃
  • 3篇土壤
  • 3篇污染
  • 3篇菌根
  • 3篇丛枝菌根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PAHS
  • 1篇低分子量有机...
  • 1篇多环芳烃降解
  • 1篇植物内生细菌
  • 1篇植物吸收
  • 1篇生长速率
  • 1篇土壤修复
  • 1篇内生细菌
  • 1篇棕壤
  • 1篇污染场地
  • 1篇污染土壤修复
  • 1篇胁迫
  • 1篇氯丹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作者

  • 5篇高彦征
  • 4篇凌婉婷
  • 2篇程兆霞
  • 1篇王华
  • 1篇杨振亚
  • 1篇张瑜
  • 1篇唐小亮
  • 1篇吴以中
  • 1篇朱雪竹
  • 1篇李秋玲
  • 1篇孔火良
  • 1篇孙冰清
  • 1篇孙瑞
  • 1篇王锡贞
  • 1篇何娇
  • 1篇卢晓丹
  • 1篇倪雪
  • 1篇肖敏
  • 1篇曾跃春
  • 1篇王经洁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对菲芘污染土壤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菲芘复合污染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影响。宿主植物为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和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土样中菲和芘起始浓度分别为203.4mg·kg^-1和107.5mg·kg^-1。结果表明,植物增加了土壤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接种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使三叶草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20-60d分别增加19.6%-72.0%和29.7%-90.6%,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3.3%-12.2%和7.8%-34.7%,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接种Glomus mosseae使黑麦草根际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8.0%-43.1%,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呈降低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供试的两种AMF对三叶草根际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0d前有显著差异。AM真菌作用的性质与宿主植物特性有关。
肖敏凌婉婷高彦征程兆霞王华杨振亚
关键词:多环芳烃丛枝菌根土壤
丛枝菌根对芘污染土壤修复及植物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三叶草(Trifolium subterraneum L.)和辣椒(Capsicum annuum L.)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影响。供试土样中芘初始浓度为0~75.18 mg/kg。结果表明,接种AMF可促进供试植物对土壤中芘的吸收,并且显著提高三叶草根的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根和茎叶的芘积累量,但对辣椒根和茎叶芘含量、根系富集系数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与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依赖度"不同有关。接种AMF土壤中芘的削减率高于普通植物修复,但植物吸收积累对修复的贡献率小于0.2%;因此推测,AM作用下良好的根际环境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提高,进而对土壤中芘降解的促进可能是菌根修复的主要机理。
程兆霞凌婉婷高彦征王经洁
关键词:丛枝菌根多环芳烃植物吸收土壤
表面改性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PAHs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1
2011年
300~700℃下热解炭化芝麻秸秆8h后,再用H3PO4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芝麻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并以多环芳烃(PAHs)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不同固液比(0.01g/32ml和0.02g/32mL)下单一PAHs菲以及复合PAHs萘、苊、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也增强,700°C时比表面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最大值分别为269.95m2/g、434mg/g和150mg/g.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水中PAHs的能力强,700℃时0.01g材料对32mL水中萘、苊、菲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44%、95.47%和100%,均比相同条件下未经H3PO4改性的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高.
何娇孔火良高彦征
关键词:表面改性多环芳烃
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中几种常见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影响下黄棕壤对菲的等温吸附曲线仍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分配作用是黄棕壤吸附菲的主导机制,供试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有抑制作用,且加入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与氨基酸相比,LMWOA对土壤吸附菲的抑制作用更强,具体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丙氨酸>丝氨酸.试验同时分析了黄棕壤吸附菲平衡溶液中水溶性有机质(DOM)的浓度,发现加入LMWOA或氨基酸后土壤固相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0.66%),而DOM浓度增大,DOM与菲的结合作用对土壤吸附菲的抑制作用增强,这是供试根系分泌物抑制土壤吸附菲的主要原因.
孙冰清高彦征孙瑞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低分子量有机酸氨基酸
氯丹和灭蚁灵在典型污染场地的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测定分析了典型氯丹和灭蚁灵污染场地上的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底泥样品,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氯丹和灭蚁灵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氯丹、灭蚁灵空间变异性高,随机因素对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厂区内生产车间附近土壤中氯丹和灭蚁灵污染严重,存在明显的水平迁移,污染扩散范围与风向呈现一定相关性。氯丹和灭蚁灵随水的淋溶作用存在显著的竖直迁移,已经扩散至深层土壤中。污染场地附近的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均被污染,底泥污染被限制在排污口附近。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氯丹和灭蚁灵的等值线图,清晰地看出氯丹和灭蚁灵的分布趋势:氯丹和灭蚁灵在表层土壤中污染程度较重,下层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的污染分布均与上层相对应。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底泥中灭蚁灵浓度均小于氯丹,这与氯丹和灭蚁灵的挥发性、迁移性、吸附性等理化性质有关。通过与同类POPs污染场地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此类场地土壤中的POPs分布存在共性特征。
唐小亮吴以中张瑜王锡贞
关键词:污染场地氯丹灭蚁灵
丛枝菌根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1
2008年
摘要: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为宿主植物,研究了丛枝菌根(AM)对土壤中PAHs降解的影响。供试5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为Glomus mosseae、Glomus etunicatum、Glomus versiforme、Glomus constrictum和Glomusintraradices。土样中菲和芘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170.6mg·kg-1和66.06mg·kg-1。结果表明,PAHs污染土壤中,AMF对紫花苜蓿的侵染状况良好。20 ̄60d,供试5种AMF对土壤中菲的修复效率均在91%以上。与有植物无AMF对照相比,接种AMF后土壤中菲和芘的残留浓度明显降低,其中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Glomus constrictum对菲和芘降解的促进效果最好。AM作用下,紫花苜蓿吸收积累对菲、芘降解的贡献率小于1.4%;而接种AMF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这应是AM促进土壤中菲、芘降解的一个重要机理。
李秋玲凌婉婷高彦征卢晓丹曾跃春
关键词:多环芳烃丛枝菌根土壤
多环芳烃胁迫下植物内生细菌的生长特性
土壤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产生威胁。土地利用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阻止土壤中的PA...
朱雪竹倪雪戴敏敏凌婉婷
关键词:多环芳烃植物内生细菌比生长速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