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220200)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7H指数:14
- 相关作者:袁玉江喻树龙魏文寿张瑞波尚华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树轮记录的历史时期阿克苏河流域沙尘天气变化被引量:15
- 2010年
- 相关计算表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沙漠绿洲山地过渡带的阿克苏河流域英阿特河树轮标准化年表与该区域4—7月的沙尘天气日数相关显著,单相关系数高达-0.527(α<0.0001),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克苏河流域历史时期沙尘天气日数是可行的,并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吾力街力克和英阿特河标准化自回归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阿克苏气象站过去611a的4—7月沙尘天气日数,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在过去611a中,阿克苏河流域沙尘天气日数以2.3a、4.1a、5a、6.8a、8.8a、10.7a、45.1a、50.7a的周期最为显著;且经历了9个偏湿期及9个偏干期,降水的增加有利于制约沙尘天气的发生,在新疆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沙尘天气有望减少;阿克苏河流域历史时期沙尘天气日数在1434年前后、1721年前后、1776年前后和1865年前后发生了由少向多突变,在1685年前后、1752年前后和1798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这些突变年份中,1721年前后的由少到多突变最为显著,1752年前后的由多到少突变最为显著。17、18世纪沙尘天气较为频繁,15—17世纪,沙尘天气日数明显增加,18—20世纪,呈下降趋势。
-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杨青喻树龙张同文尚华明陈峰范子昂
- 关键词:阿克苏河流域
- 树轮最大密度记录的贡嘎山区公元1837年以来的温度变化被引量:18
- 2010年
- 利用采自青藏高原东部贡嘎山东坡两个海拔高度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最大晚材密度(MXD)年表,并合成了区域年表(RC).经MXD年表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各MXD年表均与8~9月份温度显著相关.其中,区域年表(RC)与8~9月平均温(1960~2007年)的相关最高(r=0.733,P<0.001).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域年表(RC)重建了贡嘎山区过去171年来的8~9月温度变化,重建方程稳定,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高达53.5%(R2adj=52.4%,N=48,F=52.8).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71年中贡嘎山区8~9月平均温的异常高温年份为22年,异常低温年份为23年,且存在4个明显的低温时段(1837~1842,1884~1891,1899~1905,1984~1989年)和3个明显的高温时段(1966~1973,1916~1924,1876~1881年).重建结果除通过统计检验外,还得到了气象灾害历史记录和研究区周围其他树轮资料重建的温度结果的验证,证实了重建结果的可靠性.
- 段建平王丽丽李论陈克龙
- 关键词:冷杉温度重建
- 树轮记录的天山山区中部150a降水变化特征
- 位于伊犁河谷东端的巩乃斯河源区,是新疆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位于巩乃斯河源区雪岭云杉树轮宽度资料,分析了树轮宽度对山区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制约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仍然是水分条件。建立了树轮...
- 尚华明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陈霞张同文
- 关键词:降水变率
- 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树轮灰度年表的建立及气候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宽度年表对比发现,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南疆强于北疆,北疆其它地方强于伊犁地区,而乌孙山北坡与伊犁其它地区比较,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较敏感。树轮图像分析法建立的8种年表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恰依恰孜宽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最为强烈;而阿乌里亚乔克标准化灰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全轮灰度、早材灰度和最大灰度与4、5月气温相关较好。4月降水和实测宽度、全轮宽度以及早材宽度相关较好,而6月降水与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相关较好。早材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强于晚材宽度;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对气候的响应较好。利用树轮图像分析所得到的8个树轮参数年表可增加气候重建代用指标,提高气候重建的精度。
- 张瑞波喻树龙袁玉江魏文寿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1396-2005年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降水序列重建与分析被引量:45
- 2009年
- 利用2005年采自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的树轮样本,建立了该流域6个树轮年表.相关计算表明,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英阿特河树轮标准化年表与该区域上年8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相关最为显著.利用该年表较好地重建了阿克苏气象站1396—2005年上年8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序列,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分析表明:在过去600 a中,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降水以2~2.5a、12~13 a、45 a、50 a、58 a的周期最为显著;在1584年,1615年,1685年,1722年和1753年前后曾发生了突变,15、19、20世纪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的降水相对稳定.在1416—1990年经历了9个偏湿期及9个偏干期,阿克苏河流域过去600 a来降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年际变化极不均匀,洪水、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杨青
- 关键词:阿克苏河流域降水重建
- 阿尔泰山南坡树轮宽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被引量:39
- 2010年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分异现象,在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上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生长季温度敏感,该区域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是否存在响应分异现象还不确定。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尔泰山南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利用树轮资料和卡通卡拉盖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站1932年以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以及对温度响应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1932年以来该站温度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升温最为显著,降水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研究区树轮宽度与6月的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0以上,该相关生理学意义明显;滑动序列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宽度对6月温度的响应较为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响应分异现象。还发现了1992年是一个响应异常的年份,是否与1991年的P inatubo火山爆发有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 尚华明魏文寿袁玉江喻树龙张同文瓦合提.艾则买提李新建
- 关键词:西伯利亚落叶松
- 树轮记录的贺兰山北部近208年5—7月温度变化被引量:9
- 2011年
- 利用2008年10月采自贺兰山北部的油松树轮样本建立了贺兰山北部区域树轮密度年表。相关分析表明:贺兰山北部的树轮早材平均密度与银川气象站5 7月平均最高温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用贺兰山北部的区域早材平均密度差值年表重建贺兰山北部1801—2008年的5—7月平均最高温度,58年(19512008年)重建值对实测值的解释方差为44.9%;2008年的贺兰山北部温度重建序列平均值为27.40℃。在最近20年,贺兰山树轮早材平均密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比对贺兰山北部重建序列的低温年份和全球火山爆发数据,发现在大规模火山爆发后的28个偏冷年温度平均值为26.90℃,较重建序列平均值下降0.50℃。多窗谱分析表明:贺兰山北部温度重建序列具有120年、8.1年、6.5年、3.2年、2.9年、2.1年的准周期变化。贺兰山北部早材平均密度与甘肃石门山、昌灵山油松的早材平均密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 陈峰袁玉江魏文寿张同文张瑞波喻树龙范子昂李杨尚华明
- 关键词:油松
- 用树轮灰度重建乌孙山北坡4-5月平均最低气温被引量:26
- 2008年
-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在所有参数年表中乌孙山北坡3个树轮标准化全轮灰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4—5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552。经多方面检验可知,利用树轮标准化全轮灰度年表重建该地区过去324a的4—5月最低气温是可信的。通过对重建最低气温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发现乌孙山北坡4—5月最低气温具有31a、36a和48a的变化准周期;小波分析证实,31~32a的低频变化周期最为显著,1800年以前,震荡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周期逐渐缩短,19世纪后期震荡加强,进入20世纪,震荡减弱,逐渐趋于稳定。4—5月平均最低气温经历了11高11低的变化阶段。
- 张瑞波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陈峰
- 关键词:小波分析
- 树轮记录历史时期阿克苏河流域沙尘天气变化
- 相关计算表明,位于塔克拉玛干西北边缘沙漠-绿洲-山地过渡带的阿克苏河流域英阿特河树轮标准化年表与该区域4-7月的沙尘天气日数相关显著,单相关系数高达-0.527(α<0.0001),分析认为利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克苏河流域历...
-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杨青喻树龙张同文
- 关键词:阿克苏河流域
- 特克斯河流域近236a降水变化及其趋势预测被引量:23
- 2010年
- 根据2006年采自特克斯河流域6个采样点的树轮样本研制的树轮宽度年表与气象资料,通过相关普查发现,特克斯河流域树轮标准化年表与上年7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727。用库尔克尔也灭,小白代的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最近236a的降水序列,方差解释量达54%,并通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结果是稳定可靠的。近236a,特克斯河流域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经历了8个偏湿阶段和8个偏干阶段,同时重建降水序列具有10.3a、7.5a、6.0a、3.0a、2.1a的变化准周期,并在1790年,1911年,1929年,1974年发生过降水突变。采用毛毛虫-奇异谱分析法(Caterpillar-ssa)对该地区未来20a的降水的自然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1世纪的最初几年降水量将延续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加的趋势,之后出现下降,并在2013~2016年前后最低值出现。
- 陈峰袁玉江魏文寿喻树龙范子昂张瑞波张同文尚华明
- 关键词:树轮年表降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