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29)

作品数:9 被引量:185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学丰刘波高计县赫云兰杨云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储层
  • 3篇盐岩
  • 3篇碳酸盐岩
  • 3篇奥陶系
  • 3篇川东
  • 3篇川东北
  • 2篇岩溶
  • 2篇飞仙关组
  • 2篇奥陶系碳酸盐...
  • 2篇白云岩
  • 1篇旋回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岩化
  • 1篇岩溶储层
  • 1篇岩心
  • 1篇溶蚀
  • 1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张学丰
  • 6篇刘波
  • 5篇高计县
  • 4篇赫云兰
  • 4篇杨云坤
  • 2篇唐俊伟
  • 2篇石开波
  • 2篇马永生
  • 2篇陈志勇
  • 1篇赵培荣
  • 1篇蔡忠贤
  • 1篇周明辉
  • 1篇李林
  • 1篇姜华
  • 1篇宋新民
  • 1篇刘建强
  • 1篇谷晓丹
  • 1篇秦善
  • 1篇付孝悦
  • 1篇陶小晚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学前缘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YQ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地震属性预测被引量:13
2012年
YQ地区奥陶系地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储集类型以岩溶孔洞、裂缝型为主。由于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横向变化快,加之溶洞受填隙物及填充程度的影响,使得储层预测的难度很大。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形成1套以地震属性优选、多属性融合、三维像素属性雕刻等为主的地震预测技术流程。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对奥陶系岩溶孔洞类储层、风化壳顶面储层进行了预测,对这2类储层在平面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分析,其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曹鉴华张学丰
川东北元坝气田长兴组白云岩成因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元坝气田的主要储层。长兴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长二段顶部礁盖、礁间滩、礁后滩等沉积相。通过层序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值(集中分布在0.7071~0.7075之间),并与晚二叠世海水及泥晶灰岩87Sr/86Sr值相似,指示白云岩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同期海水;利用低温条件下白云石-水之间氧同位素温度分馏方程恢复的白云岩化流体温度在40~55℃之间,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发生于低温浅埋藏环境中。在浅埋藏白云岩化过程中,受沉积地貌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不同沉积相带发生白云岩化作用时流体的性质有所不同:(1)礁盖残余生屑/砂屑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负的δ18O值以及较高的Fe、Mn含量和白云石晶体缓慢结晶的特征,受大气淡水作用明显,属于混合水白云岩化;(2)礁间滩粉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正的δ18O值,高Fe、Mn、Sr含量和较低的有序度值,白云岩化流体来源复杂,但整体与蒸发性卤水有关;(3)礁后滩细-中晶白云岩具有非常低的Fe、Mn和高MgCO3含量,白云石具有快速结晶的特点,为正常海水条件下的白云岩化。
田永净马永生刘波张学丰刘建强石开波吴双林
关键词: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化川东北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沉积与成岩对储集层的控制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连井对比、沉积相和微相划分、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了川东北普光、元坝地区鲕滩的沉积与成岩特征,并探讨它们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大,不同层段垂向叠置,横向迁移距离小;而元坝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小,分布面积广,横向迁移距离远。普光和元坝地区鲕滩都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前者早期溶蚀作用较强,且发生了大范围的白云石化作用,发育高孔、高渗的Ⅰ类储集层;后者压实、压溶作用较强,晚期还发生了埋藏胶结作用,发育低孔、低渗的Ⅲ类储集层。古地形差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是造成沉积、成岩差异的主要原因。沉积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分布和厚度,成岩作用决定储集层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并最终决定储集层的优劣。
赫云兰付孝悦刘波周明辉张学丰高计县杨云坤石开波
关键词:川东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
碳酸盐矿物随埋深增加的溶蚀响应机制及其储层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埋深情况下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在含CO2流体及含H2S流体中的溶蚀响应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在流体系统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随着埋深的增加,相同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蚀量始终大于白云石。同时,除温度、压力、酸性气体分压、流体成分之外,封闭在溶蚀体系中的气体总量是影响碳酸盐矿物溶蚀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封闭气体总量相对较高时,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两种矿物的溶蚀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此时白云石中溶蚀孔隙比方解石更为发育;当气体总量较低时,两种矿物的溶蚀量曲线单调性减少。
杨云坤刘波秦善罗平高计县赫云兰张学丰
关键词:方解石白云石热力学溶蚀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被引量:67
2012年
位于塔北隆起中部的哈拉哈塘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近期塔北油气勘探的突破新区,勘探的主要目标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本文通过对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的分析,利用钻井、岩芯、地震等资料,对本区岩溶型储层的沉积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要岩溶阶段、岩溶模式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主体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储集空间主要为近层状分布的溶蚀孔洞/洞穴和裂缝,岩溶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一间房组沉积末期的准同生期岩溶和志留系沉积之前的表生期(潜山+顺层)岩溶。前一期岩溶具有区域分布较均匀、规模较小的特点;后一期岩溶在前期岩溶的基础上发育,并根据古地貌的差异在平面上分为4个区:北部Ⅰ区一间房组直接暴露,发育古潜山岩溶;Ⅱ区一间房组之上覆盖了厚度不等的吐木休克组、良里塔格组和桑塔木组,岩溶主要受控于河流和断裂的下切及由北部Ⅰ区地表水补给的地下水顺层岩溶;南部的Ⅲ区和Ⅳ区发育顺层及沿断裂的岩溶和淡水与南部海水的混合水岩溶。在以上两期主要岩溶作用的影响下,哈拉哈塘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一段地层发育近层状岩溶洞穴、孔洞、角砾孔和裂缝,形态多变,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
张学丰李明陈志勇姜华唐俊伟刘波高计县赫云兰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奥陶系塔里木盆地北部
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由此引发的孔隙分类问题被引量:16
2011年
对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方法进行了评述,但目前的分类并未对白云岩的残余结构问题进行充分论述。为了能更准确地恢复岩相古地理和进行精细的成岩研究,有必要对残余结构进行细分。白云岩的残余结构是由于原始粒屑结构的灰岩,经白云岩化、重结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之后,岩石原始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仍残留有部分原始结构信息而形成的。根据颗粒与胶结物的可识别性和颗粒内部结构的保存程度,把残余结构划分为残余粒屑结构、残余粒形结构和残余影像结构,并分别给出相应的判别标准、鉴定特征、描述方法和相关实例。残余结构白云岩的孔隙分类也与原始粒屑结构灰岩有所不同。在Choquette和Pray(1970)孔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残余结++构白云岩的孔隙分为组构选择性孔隙、部分组构选择性和非组构选择性孔隙三大类。其中,组构选择性孔隙包括粒内孔(含铸模孔)、粒间孔和晶间孔三大类,其中前两者还包括不同形态的亚类;非组构选择性孔隙主要包括溶蚀扩大孔;非组构选择性孔隙按孔隙形态和大小划分为溶孔、溶沟、溶洞、裂缝和角砾孔隙。
张学丰蔡忠贤李林谷晓丹赵文光
关键词:白云岩
Origin of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New insights from in-situ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 experiments被引量:2
2017年
In situ Raman analysis on the segregated near-equilibrium carbonate-fluid interac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room temperature-260 °C) and pressures(13-812 MPa) in a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HDAC) reveals the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porosity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The carbonate-fluid intera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parately heating carbonate minerals and rocks with four different acid solutions(saturated CO2 and H2 S solutions, HCl, CH3COOH) in a sealed sample chamber. A minor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which caused minor sample volume change. The closed system is a preservation of pores and burial dissolution may not be the dominant diagenesis in the origin of porosity. Thin section photomicrographs observations in Changxing and Feixianguan Formations demonstrate that eogenetic pores such as moldic or intragranular pores with late small euhedral minerals, intergranular, intercrystal and biological cavity pores are the main pore types for the reservoirs. Early fast deep burial makes the porous carbonate sediments get into the closed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preserves the pores created in the early diagenetic stage to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ep reservoir quality. The anomalous high porosity at a given depth may come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primary pores and eogenetic porosity is fundamental to carbonate reservoir development. The favorable factors for deep reservoir origin include durable meteoric leaching, early fast deep burial, early dolomitization, etc. This deep pores preservation mechanism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ZHANG Shan-mingLIU BoQIN ShanZHANG Xue-fengTIAN Yong-jingGUO Rong-taoLIU Jian-qiang
关键词:HYDROTHERMALANVILDEEPBURIALSICHUAN
川东北飞仙关组沉积控储机理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在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沉积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至关重要。以川东北普光和元坝地区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台地边缘浅滩相储层为例,在沉积背景及其演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飞仙关组沉积亚相及微相发育特征,划分并描述了典型钻井储层高频旋回,讨论了层序演化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高频旋回发育及其与孔隙发育的相关性、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以及沉积、成岩环境对储层早期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张学丰赫云兰马永生刘波赵培荣高计县杨云坤
关键词:沉积相高频旋回储层形成飞仙关组川东北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心裂缝类型及期次被引量:39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岩溶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是溶蚀孔洞和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以6口典型钻井为代表,在岩心尺度上研究了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裂缝发育特征、成因类型和发育期次,总结了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哈拉哈塘地区一间房组岩心裂缝主要可分为近直立缝、斜交缝、水平缝、网状缝和不定向缝5种类型,其中近直立缝和斜交缝为构造缝,水平缝和不定向缝为成岩缝,网状缝为叠合成因缝。这些裂缝主要发育于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和中晚海西期4个构造作用期。其中,中加里东期发育的不定向缝全部被亮晶方解石全充填,其他时期发育的裂缝大多为未完全充填的有效缝。裂缝的发育不但增加了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连通了孤立孔洞,而且裂缝作为流体运移通道,还影响了储层的后期改造作用。各类裂缝构成的网状裂缝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哈拉哈塘地区一间房组储层段储渗性能。
高计县唐俊伟张学丰陶小晚杨云坤陈志勇宋新民刘波
关键词:碳酸盐岩裂缝期次储层奥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