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06J005A)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沛沛杨枝青张晶滢季伟苹杨杏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市卫生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中医
  • 3篇海派中医
  • 2篇文化
  • 2篇和而不同
  • 2篇传统文化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疫病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失眠
  • 1篇失眠证
  • 1篇中医防治
  • 1篇中医学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海派
  • 1篇和而不同思想
  • 1篇病证

机构

  • 4篇上海市中医文...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作者

  • 4篇陈沛沛
  • 2篇杨枝青
  • 2篇张晶滢
  • 1篇苏丽娜
  • 1篇肖芸
  • 1篇季伟苹
  • 1篇杨杏林

传媒

  • 3篇中医药文化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思想有三层含义。其一,"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其二,"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容纳多元;其三,"和而不同"倡导不断的融新、创新。梳理近代上海特殊的"租界"与"...
陈沛沛
关键词:海派中医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海派中医”特征及上海中药老字号被引量:7
2007年
"海派中医"是在上海的清末民初,滋生于"海派文化"的土壤,以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名医群体为代表,中西医学交融并举,在一种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医学文化现象。"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变化"的鲜明特征,在近代中国医学史上,曾一度引领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当时全国中医界最繁荣、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部分。故以上海中药老字号中著名的"四大户"、"八大家"为例,诠释"海派中医"特色。对于我们认识"海派中医",借鉴上海近代中药老字号的成功经验,启迪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沛沛季伟苹
关键词:海派中医
“和而不同”与“海派中医”被引量:1
2010年
梳理近代上海特殊的"租界"与"移民"特征、整理上海医家的来源、分析上海中医学术流派的产生与嫁接等史实,充分表明近代享誉海内外的上海"海派中医",始终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
关键词:海派中医和而不同传统文化
失眠病证古代文献探微被引量:4
2012年
古代中医文献认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倦及思虑太过、体虚久病是失眠证的主要病因,而"阳不入阴"为总病机。分析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病证的文献,其临床用药规律以补益、安神、清热三大类药物为主线,多随证配伍化痰、行气、消食、活血、平肝、温里、固涩之品,对现代临床治疗失眠证的选方用药颇有参考价值。
张晶滢陈沛沛
关键词:失眠证中医学
近代上海中医防治疫病的“海派”特色被引量:7
2008年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曾一度疫病流行。在恶疫肆虐、流民踵丧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擅长治疗疫病的海派名医。他们上承江南温病学余绪,旁纳西方医学新知,立足地域条件之特殊,突显出海派风格。以祝味菊创"本体疗法"论治疫病伤寒、徐相任制三矢定乱汤防治霍乱、吴瑞甫疗白喉中西合力、多法并用治疗烂喉丹痧的丁甘仁、图变革预防鼠疫的岑玄珍等为代表的海派名医,他们各自建树独特、中西并举、兼容创新,取得了近代中医疫病学理论与实践的丰硕成果。
杨枝青陈沛沛
关键词:疫病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