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8T2017)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成路赵宝成曲瑞峰朱长安柴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2篇氮杂
  • 2篇咪唑
  • 2篇唑啉
  • 2篇噁唑
  • 2篇噁唑啉
  • 1篇氮杂环
  • 1篇氮杂环卡宾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识别
  • 1篇杂环
  • 1篇杂环卡宾
  • 1篇前体
  • 1篇猝灭
  • 1篇希夫碱
  • 1篇离子
  • 1篇邻菲啰啉
  • 1篇金属
  • 1篇金属离子
  • 1篇芳香醛
  • 1篇肝炎

机构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成路
  • 3篇赵宝成
  • 2篇王雪
  • 2篇柴金华
  • 2篇朱长安
  • 2篇曲瑞峰
  • 1篇徐德青
  • 1篇高丽娜
  • 1篇孙鹏
  • 1篇唐杰
  • 1篇孙晓娜
  • 1篇李传银
  • 1篇王杨
  • 1篇李思雨
  • 1篇徐德清
  • 1篇王丽娜

传媒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噁唑啉环的苯并咪唑卡宾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
以L-苯丙氨酸和苯并咪唑为原料,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新型结构的含噁唑啉环的苯并咪唑卡宾配体.首先将氨基酸还原和氨基酰化保护,然后将保护产物与苯并咪唑偶联,并构筑噁唑环,最后合成季铵盐等5步反应高效合成了6种具有中心手性的氮杂卡宾配体(NHC)6(A~F).利用1 HNMR和13CNMR对相关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重要的中间体5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配体,并确定化合物5为R-构型.研究了其对吲哚与C=O、C=N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在C—C键的构筑中,将氮杂环卡宾配体6分别与Pd(Ⅱ)、Cu(Ⅱ)和Ag(Ⅰ)络合,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6F为配体,二氯甲烷为溶剂、氧化银为碱、醋酸钯为金属,最高收率可达91%.在进一步的C—N键构筑的研究中,筛选出最优配体为6A,最高收率为89.4%.
张成路高丽娜王杨徐德青曲瑞峰赵宝成
关键词:噁唑啉
新型卡宾配体的合成及其在烯丙基烷基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2013年
以L-苯丙氨醇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基的氯乙酰基化、与苯并咪唑偶联和噁唑啉构筑等3步反应成功实现了中间体4的合成,总收率达到56.3%,并首次确定了中间体4的绝对构型.最后以乙腈为溶剂,用6种卤代芳烃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较高产率地合成了5个具有单噁唑啉环和1个具有双噁唑啉环的新型目标配体(5a-5f),最高收率为87.7%,其中双噁唑啉环配体结构具有1个C2轴,此结构是当今此类配体研究的热点.同时,应用所设计的配体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在最优配体和最优条件下,以1,3-二苯基-2-烯丙基乙酸酯作为底物的反应,配体5a使得反应收到了较好的催化效果,最优收率为73.5%.
张成路赵宝成孙鹏曲瑞峰朱长安王雪柴金华
关键词:氮杂环卡宾噁唑啉
对丙型肝炎病毒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L-苯丙氨酸衍生物前体的合成
2013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脏细胞肿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病毒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开发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Reddy和他的小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N-二取代的苯丙氨酸类似物,并证明了具有该种结构的化合物可对肝炎病毒聚合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成氨基酸甲酯、与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缩合成希夫碱、将亚胺结构还原、酸化脱酯4步反应合成了8种对丙型肝炎病毒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此类化合物的前体,最高总产率达到77.4%.测定产物熔点,通过核磁氢谱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张成路王雪赵宝成柴金华朱长安
关键词:L-苯丙氨酸肝炎病毒芳香醛希夫碱
新型咪唑[4,5-f][1,10]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对Zn^(2+)荧光识别
2017年
邻菲啰啉二酮(1)在醋酸与醋酸铵的作用下与芳香醛通过脱水缩合构筑咪唑环,首次合成了3个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3a^3c).利用IR和1 H NMR等对目标分子3进行了结构表征.首次探究了11种金属离子对目标产物3的荧光猝灭,选取了包括主族和副族的11种金属离子Ca^(2+)、Cr^(3+)、Hg^(2+)、Al^(3+)、Mn^(2+)、Na+、Pb^(2+)、Fe^(3+)、Cu^(2+)、Zn^(2+)、Fe^(2+).通过荧光测试研究了金属离子的荧光猝灭现象,并通过经典的方法计算出了荧光猝灭系数KSV.研究结果表明:Zn^(2+)对配体3a、3b、3c均产生优良的猝灭效果,并产生红移,因此可对Zn^(2+)进行荧光识别.荧光猝灭系数KSV的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最低检出限可达10^(-5)mol/L.利用产生荧光猝灭现象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识别,从而达到检测金属离子的目的.因此,目标产物可作为Zn^(2+)的荧光探针.
张成路袭焕王丽娜李思雨唐杰徐德清李传银孙晓娜
关键词:邻菲啰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