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09WH19)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传健刘艳艳孙迪亮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农业
  • 2篇农民
  • 2篇农民职业
  • 2篇农民职业化
  • 2篇农业现代化
  • 1篇现代农业
  • 1篇鲁南经济带
  • 1篇经济带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技术创新
  • 1篇分工
  • 1篇产业结构
  • 1篇产业结构变迁

机构

  • 4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传健
  • 2篇孙迪亮
  • 2篇刘艳艳

传媒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鲁南经济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鲁南经济带在区位、资源、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面临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发展的良机,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现代农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因此,应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搞好规划,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鲁南经济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传健
关键词:鲁南经济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也谈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进路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早已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化"的阶段,其总耗时为一百年左右。基于现实国情,我国应采用小农式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但小农模式本身不足以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在工业重心下移与农民职业化方面求得突破。
刘艳艳孙迪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分工、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古典经济学的产业结构变迁规律为切入点,以分工-交易成本、技术创新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产业结构的变迁本质上是分工深化的结果,而分工的深化本身是技术创新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因此,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也就表现为分工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进.
李传健
关键词:分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
也谈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进路
2011年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早已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化"的阶段,其总耗时为一百年左右。基于现实国情,我国应采用小农式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但小农模式本身不足以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在工业重心下移与农民职业化方面求得突破。
刘艳艳孙迪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