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2-5)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江源肖雁青张文生张文涛李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芩
  • 2篇主要有效成分
  • 1篇生境
  • 1篇生态因子
  • 1篇年平均
  • 1篇年平均降水量
  • 1篇年平均气温
  • 1篇平均降水
  • 1篇平均降水量
  • 1篇平均气温
  • 1篇气温
  • 1篇聚类分析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分布区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肖雁青
  • 3篇江源
  • 2篇张文涛
  • 2篇张文生
  • 1篇董满宇
  • 1篇李俞萍
  • 1篇闫世军
  • 1篇马涛
  • 1篇任斐鹏
  • 1篇李磊
  • 1篇李智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芩分布区主要气候要素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国内黄芩主要分布区确定的研究区内94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数据,运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R/S等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57-2007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研究区气温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呈现出减少趋势,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未来气温、日照时数都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即与过去近50a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降水量在东北段的减少持续性很强,华北段和西北段变化的持续性相对较弱;研究区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
董满宇江源肖雁青任斐鹏
关键词:黄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主要有效成分的区域差异及聚类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方式在地区间的分异规律,并得出中国野生黄芩的主要分布类型,本研究在全国实地采样,用HPLC分析了35个样地共353份野生黄芩样本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以测得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方式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我国野生黄芩进行对比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①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我国野生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地域差异,地理环境接近的区域生长的黄芩质量比较相似;②就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而言,我国的野生黄芩可分为二大类,其中C1型黄芩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地、辽东低山丘陵、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C2型黄芩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主要分布区包括黄土高原区和西辽河平原。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选用不同地区的黄芩药材提供依据。
肖雁青江源张文涛马涛闫世军李智张文生
关键词:黄芩聚类分析
北京西部山地黄芩主要有效成分与不同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西部山区黄芩主要有效成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揭示生态因子对黄芩有效成分量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8~9月在北京西部山地采集了800~1800m8个海拔上85株黄芩样本,经HPLC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以及千层纸素A的量;同时,实验测定了垂直梯度上各采样地的土壤养分指标,并获取了各样地相应的气候条件。结果只有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垂直梯度上土壤养分对黄芩主要有效成分的量影响不明显,决定山地所生长黄芩质量的主要因素不是土壤养分,而是气候条件;黄芩生境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与黄芩的黄芩苷及汉黄芩苷的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均太阳辐射量与这两种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年均温在2~6℃的生境,有利于提高黄芩有效成分的量,年均温在3~4℃的生境,生长的黄芩质量很有可能达到最佳,与黄芩的传统道地产区吻合。
肖雁青江源李磊张文涛李俞萍张文生
关键词:黄芩生态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