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924)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温潘亚安俊丽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新论
  • 1篇形态论
  • 1篇学史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性
  • 1篇语言探索
  • 1篇寓言
  • 1篇挣扎
  • 1篇史剧
  • 1篇史剧创作
  • 1篇双声
  • 1篇双声话语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话语
  • 1篇女性写作
  • 1篇偏误
  • 1篇偏误分析
  • 1篇破碎性
  • 1篇启蒙
  • 1篇启蒙话语

机构

  • 3篇盐城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泰州师范高等...

作者

  • 5篇温潘亚
  • 1篇安俊丽

传媒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近年来我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重逻辑倾向
2007年
文学史的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三种:重历史;重逻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年来,重逻辑形态渐成我国当前文学史研究的主流,甚至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二是我国学术界对百年文学史进程反思的矫枉过正;三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和世俗化的氛围。其实,任何对文学史“重写”、“重构”等的努力都不能无视文学史的“史”的特性,因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学史是一门科学。文学史研究要走出主观性的迷雾,关键是坚持对文学史原生态的把握与追求,吸收重历史学派的合理内核,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温潘亚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
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被引量:3
2009年
十七年历史剧的兴盛出现在1958—1962年之间,且以现代剧作家构成其中的主体,出现这种独特话语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剧这一形式自身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性。选择历史剧形式进行话语言说,表现出现代剧作家以历史剧创作这一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强烈的现实关怀,从而构成了十七年中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镜像。其兴盛的内在动力是源于现代剧作家政治无意识升华的象征行为。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在总体上是一种对人民讲述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存在与发展合法性的民族寓言,在"历史"中寄寓歌颂和证明的主题。也有许多史剧潜隐着史剧家一种在历史中重建启蒙话语的愿望,如借历史"干预生活",关注与呼唤"人"与"自我",揭露与反思国民性弱点等内容。
温潘亚
关键词:意识形态性民族寓言启蒙话语
“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与“古为今用”——对建国初戏改中“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批评的重新评估
2011年
建国初戏改的真实用意是将戏曲中的历史剧与权力的关系从讽喻批判转为歌颂服务,其中所出现的反历史主义倾向,是因为对权威话语通过戏改构建意识形态话语的目的与意图出现了机械教条和庸俗化的理解,以"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过于急切和直接地实现"古为今用",这给戏改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而受到了包括权威话语在内的反感与批评。从1956年开始,中央以多种形式"纠编",努力消解过激批判导致的对百花齐放精神的抵消作用。
温潘亚
关键词:古为今用
论17年历史剧创作中女性话语的形态与特征
2009年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并以之演绎各种流行的政治理念。历史剧呈现出一种双声话语的不协调状态,共同的"类"的特征遮蔽了女性的自然特征,使得对历史女性形象的刻划有明显的公式化与符号化倾向,包括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只有少数史剧家尊重并赋予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以自己的意识与声音,但较之20、30年代史剧中女性以叛逆姿态的隆重登场,17年间历史剧在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的建构上无疑构成了一种断裂。
温潘亚
关键词:双声话语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是"字句、"在"字句及静态的"V着"字句时出现的主要偏误有三类:介词冗余、语序颠倒以及回避。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汉语内部的语内干扰,也有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的影响。
安俊丽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存在句偏误分析
面对“新的迷信”束缚的挣扎与反抗——《胆剑篇》新论
2008年
《胆剑篇》是60年代初我国戏剧舞台上众多"卧薪尝胆"戏中唯一的一部话剧,倾注了曹禺大量的心血。但如果用经典文学的标准衡量,《胆剑篇》则存在着种种"破碎性",这是由周总理所说的"新的迷信",也就是"理胜于情"的束缚造成的。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还使得史剧家的创作个性与自我不断丧失。由于语言的探索尚不会触犯当时的各种创作禁忌,这就成为曹禺在创作时努力冲破束缚的一个突破口,也使得曹禺被压抑已久的内在"自我"通过语言的探索得到了一定的复归。
温潘亚
关键词:语言探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