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3011)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侯宏英刘显茜姚远刘松段继祥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郑州科学技术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8篇电气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电池
  • 9篇负极
  • 8篇离子
  • 8篇离子电池
  • 7篇纳米
  • 7篇纳米管
  • 7篇纳米管阵列
  • 6篇阳极
  • 6篇阳极氧化
  • 6篇锂离子
  • 6篇锂离子电池
  • 6篇负极材料
  • 5篇复合膜
  • 5篇掺杂
  • 4篇电性能
  • 4篇燃料电池
  • 4篇TIO2纳米
  • 4篇TIO2纳米...
  • 4篇TIO2纳米...
  • 4篇TIO_2纳...

机构

  • 28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空间电源...
  • 1篇郑州科学技术...

作者

  • 27篇侯宏英
  • 16篇刘显茜
  • 11篇姚远
  • 10篇段继祥
  • 10篇刘松
  • 8篇李栋栋
  • 8篇代志鹏
  • 8篇余成义
  • 1篇胡文
  • 1篇杜江
  • 1篇王冠
  • 1篇张春芳

传媒

  • 9篇硅酸盐学报
  • 5篇硅酸盐通报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应时间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形成及脱嵌Li^+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阳极氧化反应,在反应时间分别为0.5、1.0、2.0、3.0及4.0 h时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电极,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反应时间对纳米管阵列的形成过程及脱/嵌L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h时,三维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完全形成,反应时间对TiO_2纳米管的管壁厚度、管径以及管长均有影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时,放电比容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孟瑞晋侯宏英刘显茜段继祥刘松郝振亮廖启书姚远
关键词:阳极氧化锂离子电池
ZrP-Nafion115复合膜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原位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以商品Nafion115膜中的水合纳米离子簇为微反应器,通过化学键将磷酸氢锆(ZrP)纳米粒子锚合在Nafion115膜中,制备了ZrP-Nafion115复合膜。通过XRD及原位恒流放电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揭示了ZrP在Nafion115膜中发生化学锚合作用的反应机理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使用了ZrP-Nafion115复合膜的DMFC在恒流放电(100 mA/cm^2)过程中,可以在0.4 V以上的电压中稳定运行至少116 h,且ZrP纳米粒子没有明显流失。
胡雪晗侯宏英刘显茜孟瑞晋高妍
关键词:微反应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金属有机框架苯丙氨酸铜衍生的氧化铜负极的电化学储锂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苯丙氨酸铜(Cu(L-Phe)2)为前体,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氧化铜CuO,并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储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苯丙氨酸铜衍生物为直径300 nm单斜晶系的氧化铜纳米颗粒;在100 mAh/g电流密度充/放电循环200圈后,CuO纳米颗粒负极的可逆放电比容量高达505.3 mAh/g,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姚远侯宏英刘显茜田川孟堃兰建徐加雷冯蒙蒙
关键词:氧化铜
苯丙氨酸的电化学储锂性能
2018年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的电化学储锂活性,首先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苯丙氨酸的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然后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并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AC)技术研究了其电化学脱/嵌锂性能。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负极材料在0.1 C循环充/放电5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为55.2 m Ah·g-1;同时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表明有机苯丙氨酸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良好可行性。
姚远侯宏英廖启书代志鹏李栋栋余成义
关键词:苯丙氨酸锂离子电池
煅烧温度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微观结构及锂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三维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在450、600、650及700℃煅烧2h,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研究了煅烧温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以金属锂箔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煅烧时,TiO2纳米管是锐钛矿型晶体,随着温度升高,金红石相开始出现并逐渐转变成为主要晶相;650℃是TiO2纳米管形貌开始坍塌的临界温度,在700℃时,纳米管形貌完全坍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虽然放电比容量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均表现出良好的充/放电稳定性。
孟瑞晋侯宏英刘显茜段继祥刘松
关键词:阳极氧化煅烧温度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负极材料
基于过期废药碳酸锂片和硫酸亚铁片回收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碳酸锂药片和硫酸亚铁药片是分别用于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缺铁性贫血的对症药品。其中,碳酸锂药片是由活性成分LiCO和赋形剂组成,硫酸亚铁药片也是由活性成分FeSO?7HO和辅料构成。然而,并不是所有药物都能在有效期内被...
李栋栋
关键词:LIFEPO4/C资源回收
磺化聚苯硫醚砜膜的耐候性
2015年
借助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分析及机械拉伸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磺化聚苯硫醚砜膜的微观结构及耐候稳定性能。结果表明,XRD图谱及FTIR图谱证实了膜的微观结构;根据TG分析计算得到的磺化聚苯硫醚砜膜的磺化度为52%,与给定的磺化度(50%)基本吻合;此外,磺化聚苯硫醚砜膜还表现出了很好的热稳定性及力学稳定性,膜中硫醚键缓慢氧化成砜基可能是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得以改善的微观结构原因。
侯宏英段继祥刘松孟瑞晋
关键词:热稳定性耐候性磺化度
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过期复方阿胶浆衍生的氮/硫共掺杂硬碳微球负极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水热碳化成球及后续热解反应从过期复方阿胶浆中提取得到了硬碳材料,并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结构和储钠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碳材料呈现平均直径约为4.3μm的光滑微球形貌,氮/硫元素均匀地分布在碳微球中且石墨化程度较低;在0.5和1.0 A/g各循环500圈时,碳微球负极的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稳定在225和180 m Ah/g,即使在高达2.0 A/g的电流密度循环1000圈时,放电比容量仍维持在108 m Ah/g,表现了良好的高倍率循环储钠稳定性。无疑,该结果有助于推进过期废药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能源的发展。
刘显茜徐梽宇余成义侯宏英李栋栋代志鹏
关键词:碳微球
碱性固体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碱性电解质膜材料.为此,大量研究被开展和报道.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文献中关于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策略,构效关系,水管理以及非原位或原位稳定性测试等等.尤其是一些新的金属离子基阴离子交换膜和冠醚基阴离子交换膜首次被提及和评论.此外,还进一步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侯宏英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膜复合膜非铂催化剂
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聚吡咯/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全电池的电化学储锂性能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TsONa/PPy)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iO_2NT)负极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及形貌,并进一步组装成全电池,利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技术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正极材料是由直径为3μm左右的微球组成,二氧化钛负极材料则呈现三维有序纳米管阵列形貌,两种电极材料的表面皆凸凹不平;由二者组成的全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约为105 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65 mA·h/g,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还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
廖启书代志鹏侯宏英刘显茜姚远李栋栋余成义
关键词:聚吡咯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